二道桥镇创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镇工作总结二道桥镇位于XX县区西南部,全镇辖地面积38万亩,耕地18万亩。全镇3.7万人,农村劳动力2.1万人,全镇共有农村富余劳动力4256人。今年以来,二道桥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旗工作,动员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积极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我镇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截止目前,二道桥镇共计有3930人外出务工,其中六个月以上2965人,六个月以下965人,劳务收入达到4200多万元,92.3%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全镇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加强领导,建立组织,健全机构。为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各项工作扎扎实实的开展,我们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着力构建镇、村、社三级工作网络和就业服务网络,实现了“四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我镇专门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亲自任组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并形成了大事有人抓,小事有人管,具体事情有人办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机制。二是机构建设到位。在完善镇劳动社会保障事务所和村劳动保障工作站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了社就业服务站,并配备就业信息员,形成了镇、村、社三级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实现了人员、经费、场地、机构、制度、工作“六到位”。三是资金筹措到位。为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顺利开展,我镇结合“十个一”工程的开展,积极协调包扶单位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加大投入,对就业服务网络建设和村劳动保障工作站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改造和完善,加大了就业信息收集发布力度,为不断满足广大企业用工需求和全镇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架设金桥。四是工作部署到位。我镇按照《XX县区创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旗实施意见》的要求和安排,结合全镇实际情况,召开了专题会议,成立了创建第1页共4页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具体工作,明确了目标任务,制定了实施方案,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二、广泛宣传,转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意识。通过广播、墙报、村务公开栏、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和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促进活动,深入群众开展政策引导、法律宣讲、观念更新等内容的广泛宣传,切实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宣传国家优惠政策以及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于加快发家致富步伐、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意义,宣传外出打工的成功典型,充分发挥劳务经纪人和外出务工人员的传、帮、带作用,提高广大群众对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正确认识,增强就业意识,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组织转移。三、强化培训,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一是引导性培训与转变观念相结合。针对农民“小富即安、怕吃苦、不愿外出”的现状,劳动保障所结合“三下乡”、科技培训、家长会等,在开展培训过程中着重在转变就业观念上下功夫,积极组织农民开展各种引导性培训,改变农民的就业观念。在XX县区第二中学,针对即将毕业进入社会的中学生和家长进行了“如何正确寻找就业岗位”的引导性培训。二是综合素质培训与实用技术相结合。我镇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和“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按照市场和企业用工需求,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梳理、归类,确定培训项目和内容,今年我镇积极与辖区内企业协调开办各类岗位技能培训班,组织230名农村劳动力参加了各类技能培训班,并且合部合格实现转移就业,完成了培训转移任务。三是创业培训与具体项目相结合。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创业难的现状,采取多项措施强化创业培训。首先,抓好宣传动员。有针对性地在农副产品流通、加工、餐饮、服装销售、种养殖等行业方面开展创业培训宣传,并通过学员之间互相影响,带动创业。我镇充分利用农闲季节,结合“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努力做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社会道德和法律意识。同时,持续做好企业用工需求信息采集工作,及时向广大农村求职者发布信息。对农村就业困难群体实行就业援助政策,第2页共4页培训后推荐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