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部设备管理制度[推荐]一、总则:为加强印刷部设备的使用、维护与保养,使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保证设备长期安全平稳运转,顺利完成生产任务,特制定本制度。二、设备管理网络:(一)、成立部门设备管理小组,组长:部长;副组长:设备分管副部长;组员:工段长、统计员、保管员。(二)、小组成员职责如下:1、组长。对部门的设备管理负总责。2、副组长。负责部门设备管理规定的具体实施。3、工段长。督促、检查、记录、考核设备操作员工对设备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4、统计员。根据生产情况统计设备月利用率、月完好率。5、保管员。设备配件、备件及润滑油的管理工作。三、设备资料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汇总、整理以下资料:1、设备管理档案2、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3、润滑卡片4、各机台维护保养规程5、日点检表、周保养表、加换油记录、设备维修单、事故报告等。四、设备使用管理制度:1、设备由部门定人定机操作,非经工段长允许不得串机使用。2、新上岗设备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前,必须对其进行培训,学习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维护保养知识等基本常识。3、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操作使用设备,严禁超负荷、超规定使用设备。第1页共39页4、开机生产中,岗位人员要加强责任心,严密观察机器运行状况,不得擅离机台。5、设备操作人员不准随意拆除安全装置及零部件,严禁拆用其他设备的配件。6、认真遵守交接班制度,准确填写规定的各项运行记录。岗位人员必须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交接,内容包括:设备运转的异常情况、原有缺陷变化、运行参数的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7、长期不用的闲置设备,部门应向设备动力部做备案并在设备动力部的指导下定期做好润滑维护保养工作。五、设备维修管理制度:1、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报修。2、设备发生故障报修时应通知当班工段长并填写好报修单送至当班维修人员处。3、维修人员在修理机器时,操作人员应积极协助,不得擅离机台。4、维修人员处理完故障,机台操作人员验收完毕合格后方能开机。5、报修单应如实填写,一式两份,返回的报修单应妥善保存。6、随时把零配件缺损的情况汇报给工段长和部门,由部门把所需零配件再反馈给设备动力部。六、设备润滑维护保养管理制度:1、维护保养制度:设备的“三级保养”包括:设备的日常、一、二级保养。部门应组织机台人员认真学习设备动力部下发的与其对应机型的维护保养规程。(1)、设备的日常维护。班前班后由操作工认真检查擦拭设备各个部位和加油保养,使设备经常保持清洁、整齐、润滑、安全。*开机前例行检查设备的润滑和易松动部位。*检查操作盘上的各指标灯是否正常,各按钮、开关是否处第2页共39页于正确位置。*班中时刻观察设备运转情况,随时注意机器运转声响及零部件的磨损情况;随时注意拧紧松动的螺栓、螺钉、螺母等零件。*保持设备清洁,外观不得有油污、胶带等脏物;机器上、电器柜内不得堆放杂物;工具、生产用物资摆放整齐;不用的机器配件必须交回仓库。*如实填写日点检记录表。*禁止跑冒滴漏现象。(2)、设备的一级保养。即月保养,以操作者为主维修工人为辅。*清除设备表面脏物及油污。*部分零部件拆卸,清洗,修复。*检查润滑油路,清洗各滤网,油线,滤油器等*根据设备动力部下发的加油记录表适当加润滑油或润滑脂,如实填写点检表和加油记录表。*配齐、修复机器缺损的配件;配合维修解决平常生产过程中尚未修复的故障。*保养严格按规定的时间执行,不得在规定保养时间内提前结束。若保养不到位,检查人员有权责其返工。(3)、设备的二级保养。以维修工为主,操作人员配合。2、润滑管理制度:1、组织岗位操作人员认真学习与其机台对应的设备润滑手册(设备部下发的润滑卡片),明确各机台的“五定”内容(定人、定点、定时、定质、定量)。2、岗位操作人员要做到无油不启动、低油位不开车。3、岗位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做到“三级过滤”和润滑“五定”。4、岗位操作人员要密切关注。润滑装置是否齐全;油路是否畅通;油量、油压、油温、油质、滤网是否正常、润滑自控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