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关于企业文化建设与制度创新的探索与尝试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其直接目的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效经营和可持续性发展。如果把企业目标理解为生存目标、盈利目标、发展目标,那么企业文化建设所侧重的则是在企业已有基础上,着眼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性追求。在企业目前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企业文化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力量,希望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企业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企业文化体现为人本管理理论的崭新追求。我国现阶段的企业,包括装修企业,一方面急需快速地成长,以避免大起大落,很快被淘汰出局;另一方面,市场环境不利,企业物质基础单薄脆弱,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从业队伍综合素质欠缺等等。就装修企业而言,根据我们的体会,不可避免地面临以下情形:1、行业历史相对年轻,积累不够,超过二十年装修企业凤毛麟角,大量为近年来随市场需求而注册的企业,多数是有啥做啥,定位不清,发展目标模糊,生存仍是第一要务,无暇顾及战略目标。2、行业性质相对感性(与土建相比较而言),设计风格、建材选择等主观成分大,近年来各种规范陆续出台,但执行标准不够严格,主观随意普遍存在。3、行业起点低。一为装修行业对土建、建材等行业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也有相当的依附性;二为整个社会到目前为止仍有重土建、重材料而轻装修的倾向;三为门槛低,大量受教育、受培训不充分的人员涌入本行业,大量游击队伍游离于行业管理的边沿;四为不少企业仍然资质与现实力量有较大的差异。4、由于特殊的市场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专业公司与项目之间有众多的力量和关系介入,使有效管理和利益分配趋于复杂和分散,不可避免地会增加许多不明朗的因素和不可预见的成本。5、项目与项目之第1页共32页间的非关联性,即做好一个项目与得到另一个项目并无直接必然联系,因项目而组建的管理机构及施工队伍具有一定的虚拟性、流动性,这给企业管理的边续性和企业积累的有效性产生相当的影响,容易产生投机意识和短期行为。上述种种,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就客观因素而言,指望市场环境和行业规范迅速改变,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而迷茫。只顾眼前利益,不顾企业的长远发展当然也是非常危险的。众多同行的起起落落就是最好的说明。辉煌公司十九年的历炼,让我们自己深切地体会到,装饰装修绝对是一个朝阳产业,尤其在我国,基本还是处于初始的发展阶段。虽然现实中比较混乱,但前景广阔,行业成长的速度也特别快,走向规范、有序势所必然。关键是,在其中,企业如何在上述的大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发展途径,尽可能摆脱恶性竞争,实现有效积累和良性循环,从而进一步实现永续经营。以此出发,近几年来,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和制度创新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首先,我们把企业文化看作是企业的灵魂。固然,企业因资本、因组织机构、因经营范围和相应的活动而存在。但更重要的,企业是作为一种以人与人的组合为基础的经营活动主体而存在,其经营行为必然最终都要人格化,也就是说,企业是人格化的企业,在这点上,它和自然人没什么两样。因此,不能只有健全的肢体及其相应的活动,更重要的,其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必然符合社会环境的要求,即首先做到合法经营,用辛勤诚实的劳动来实现生存的目标和赢利的目标;二是在市场中发展自己,在成长中认识自己,逐步寻求有别于其他企业的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早些年,我们以“靠质量闯市场、靠管理创效益”赢得了口碑,近些年,随着市场分工的细化,客户要求的不断提高和行业整体水平的快速提升,我们重新提出“专业奠定实力、实力创造辉煌”来激励自身;三是在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逐步实现企业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作为厦门第一家装修企业,“辉煌人”认为自己在行业中必须有属于自己的重要位置,不辜负时代赋予的使命,为本地、本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惠及社会、回报股东。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把装饰装修当作事业来追求,不光第2页共32页为盈利而盈利,企业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