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组织村委会规章制度村级组织、村委会规章制度为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原则,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村党组织、村委的高效运作,推进集体议事的制度化、规范化,提高村党组织、村委的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特修订本规则。一、议事准则1、发挥党内民主,实行有效集中村党组织、村委必须发扬民主作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包括反对的意见;要疏通和拓展党内民主渠道,保障下级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集中党员和群众的正确意见,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2、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1)村党组织、村委成员既要根据集体的决议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又要关心党组织、村委的中心工作,积极参与集体领导。做到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理解,增进领导班子的团结和统一。(2)在村党组织、村委集体成员中,书记和各成员之间是平等的,但书记在集体成员中负主要责任,书记应充分听取各成员之间的意见,集中和发挥各成员的智慧和创造性,实现在民主基础上的个人意志、组织决议和行动的统一,各成员要积极支持、协助和配合书记开展工作。二、会议制度1、村党组织、村委会议一般一星期召开一次,如特殊情况可临时增加。2、由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经济合作社为主的村级组织联席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如特殊情况可临时增加。3、村党组织下属的党组织书记例会每月召开一次.4、党日活动每月一次,由下属党组织负责组织实施。5、村党组织会议、村级组织联席会议必须有半数以上成员出席方能召开,成员无特殊情况不准请假。6、村党组织会议、村级组织联席会议由党组织书记召集并第1页共4页主持。7、根据会议内容和工作需要,可吸收有关人员列席,列席人员有发言权,但无表决权。8、遇时间紧迫,可采用党组织委员临时碰头形式作出决议,在紧急情况下,又无法召开会议,在场支部委员有责任作出临时处置,但事后应迅速向党支部报告。9、各类会议都应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归档保存。三、议事范围1、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组织发布的指示、任务等方面的重大问题;2、本村经济及社会发展目标,规划和阶段性实施措施;3、本村财务预算安排和决算情况;4、村集体经营所得和集体企业收益分配和使用方案;5、镇街道统筹、村提留的收缴及使用方案;6、村集体资产的投资、租赁、承包方案;7、新党员发展、预备党员转正、党员表彰及违纪方面的问题;8、土地征用方案、征用费管理、使用情况;9、村镇建设等项目的招投标、资金安排及承包方案;10、村干部享受误工补贴标准及交际招待费、数额巨大的经费等非生产性支出标准及管理办法;11、村级救济、养老金、社会保险和合作医疗等福利事业安排方案;12、村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和经济合作社章程、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的制订、修改;13、村民代表会议认为应当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四、议事程序1、需议事的工作,其分管成员事先需做好有关材料的准备工作,必须填写好重大事项审批表。2、党组织会议的议题由书记确定。3、列入会议的议题,提议人或分管的委员应事先准备好意见,委员发言要围绕议题,简明扼要。第2页共4页4、每次集体议事必须有书面记录,并做好存档备案。五、议事细则(一)人事1、村党组织下属支委会的班子人选由党组织提出,报镇街道党工委考察、审批。2、村级后备干部的人选由村党组织推荐,报镇街道党工委考察决定。3、村脱产干部的调整由党组织提出方案报镇街道党工委考察审批。4、新党员发展,预备党员转正由党组织审核同意后报镇街道党工委考察审批。5、脱产人员的使用,在征求镇街道有关部门同意后,由村党组织讨论决定并报镇街道党工委备案。(二)财务1、村财政年度预算安排、调整由各系提出,经村党组织会议讨论后提交有关会议审议通过。2、完善建立下列十项制度。财务收支预算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开支审批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贷款担保制度;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村属工程招(投)标制度;财务报表和财务档案制度;村级财务审计制度。3、村交际费、接待费开支严格按镇街道党工委、政府有关文件执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