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技工特色,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技工教育的目的,是为经济建设培养输送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技工教育注重把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更高层次的育人目标,从培养学生未来工作所具备的专业本领入手,加强专业建设,实施德育创新,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及应对岗位、角色变换和自我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一、以加强专业建设为基点,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加强专业建设是学校抓内涵、提质量、上水平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学校专业建设坚持“面向市场、服务社会、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方向,长期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及时捕捉市场动态,适时调整专业方向,打造品牌专业,构建并实施“宽基础,活模块,综合化”的课程体系。按照必备性和先进性原则,不断更新、配齐、完善实训装备;坚持引进仿真性、数字化模拟实训设备,做到和企业生产流程对接,突出“做中学”“做中教”;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聘请行业专家指导建设,在培养目标、实训方案、师资建设、专业发展、资源共享等方面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打造集约效应和精英品牌。以校企文化对接为切入点,凸现校园文化职业特色。以岗位文化建设为重点,加强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与优秀企业文化对接的校园文化,适应现代企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通过邀请优秀企业家来校,以主题讲座或技术指导等形式宣扬优秀企业文化;突出职业精神的宣扬,精心布置各种场所,张贴富有职业特色的标语、名言以及劳动模范、创业典型、技术能手的画像,引导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增强就业创业信心;积极尝试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合并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在教育教学中贯穿企业岗位工作纪律、规范和流程,按照实际工作场所创设实习实训场所配置,大力推广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充分利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了解企业文化,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感悟职业精神,培养职业素养。二、以实施德育创新为抓手,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根据学生实际,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拓展工作途径,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探索形成了“五四三二一”德育模式。以“育人”为根本,以“养成教育、常规教育”为重点,以“课堂教育、专题教育、德育活动”为抓手,突出“自信心教育、就业创业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四项工作,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德、智、技、慧、健”全面发展的专业技能人才,拓展德育工作新途径。建立“青少年学习教育阳光课堂”,聘请了检察官、法官等5名辅导员,每学期举办两次以上法制报告会、模拟法庭等活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挥心理指导中心作用,每学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3次以上,经常进行座谈交流、心理疏导,增进学生身心和谐。促进学生个性成长。针对学生个体特点,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拟定学生个性化成长方案,组织兴趣小组,促进个性化成长。实施分类管理教育。定期排查,建立特殊学生“三卡一档”(学生个人信息卡、家长信息卡、跟踪管理卡,学生档案),确定帮扶教师,开展师生谈心、个别辅导、学生结对等活动,针对性教育目前卓有成效。三、以培养专业能力为基础,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专业能力是学生将来从事所学专业、胜任本职工作,借以生存的基本本领,要求学生具备合理的专业理论知识结构,掌握熟练实用的专业操作技能。针对专业特点,为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在教学中,创设了专业模块教学法。首先,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其次,结合所学专业理论,分步骤、分层次组织学生进行实习训练。训练过程中,先明确技能训练目标,再制定训练方法、训练步骤、评价标准,然后要求学生按训练规范,逐步实施。培养技能讲求层次性,在学生一个层次目标达到后,再进行下一层次目标的训练,使学生的技能水平稳步提高。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要增强其专业能力的实用性。学校先后与当地石横特钢集团等企业合作,把企业毛坯引进实习车间,加工产品。加工产品对学生的技术要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