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鹿原》中田小娥的自我意识摘要《白鹿原》中的田小娥是一个在男权社会里具有自我反抗意识,敢于追求幸福爱情的悲剧形象。在封建礼教男权主义的束缚下,那个时代的的农民尤其是妇女地位非常低下,不受重视。田小娥虽然只渴望能够过上普通人一般的生活,但是却不被他人所接受。在这种愚昧的社会大环境下,她的反抗就如同杯水车薪毫无作用,甚至正由于她的反抗导致了她更悲剧的一生。本文内容首先是综合了多方面因素对其的悲惨命运的形成进行了分析,探究她自我意识产生的缘由以及对田小娥悲剧命运的当下思考。通过研究田小娥身上的反抗精神,来分析整个时代的女性反抗意识的萌芽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这对探究女性历史地位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关键词:田小娥;追求幸福;男权主义;悲惨命运目录一、绪论........................................................-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意义..............................................-1-(三)研究现状..............................................-1-二、田小娥的悲剧命运............................................-4-(一)田小娥与郭举人:人性的极度压抑........................-4-(二)田小娥与黑娃:从幸福到沉沦............................-4-(三)田小娥与鹿子霖、白孝文、鹿三:悲剧命运彻底爆发........-5-三、田小娥自我意识觉醒的根源....................................-7-(一)对幸福的追求..........................................-7-(二)惨淡的现实处境........................................-7-(三)愚昧的社会文化........................................-9-四、对田小娥自我意识的当下思考......................................5结论................................................................5参考文献............................................................5一、绪论打开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妇女一直承受着“神权族权、父权和夫权”的重重压迫。她们被当作男子的附属品和生儿育女的工具,受到社会的轻蔑和歧视。繁琐的清规戒律捆绑着妇女的身心,她们得不到真正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从而造成了无数的婚姻悲剧。但是,残酷的压迫终究还是让部分女性开始觉醒,并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醒更多麻痹的女性,从而走上真正的独立道路。长篇小说《白鹿原》描绘了一副关中农村宗族社会五十年的历史变迁的宏伟画卷,以其铺面而来的历史文化蕴涵和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而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就连西方的学者也认为作品包含的文化底蕴和小说技巧是无与伦比的,完全媲美那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著名评论家何西来认为《白鹿原》是九十年代初在社会主义长篇创作领域所出现的难得的艺术精品,经得起反复阅读,反复咀嚼、深入批评。在《白鹿原》中,作者不仅对民族文化与民族性格进行了深度思考,还表达了对于中国传统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与道义关怀。文章中女性形象都刻画得十分鲜明,其中最具个性者当属田小娥。本文将田小娥女性意识进行深入的展开,并且将前人分散观点进行集合,组成一个系统,从表象出发,然后挖掘其根源。二、田小娥的悲剧命运田小娥悲剧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当时社会的悲剧,不管作为郭举人的妾,还是嫁给黑娃成为他的妻子,她只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阶级弱女子。对于她的悲剧命运,这部作品通过一系列扣人心弦、联系紧密的的故事情节展现出来。要想了解田小娥这个人物形象蕴含的真正意义,我们就必须先了解一下她形象的历史和现实来源。作者陈忠实在他的《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一书中说,他在翻阅蓝田县志时,看到有四五卷是记录贞妇烈女的事迹的,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时,他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颤动和逆反。“田小娥的形象就在这个时候浮上我的心里,在彰显封建道德无以计数的女性榜样的名册里,我首先感到的是最基本的作为女人本性所受到的摧残,便产生了一个纯粹出于人性本能的抗争者叛逆者的人物。”可见,“人性本能的抗争者叛逆者”,就是田小娥这个人物形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