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免一补工作总结XX县区小河山学校2008—2009学年度“两免一补”工作总结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障农村学生特别是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为保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按时就学,我乡各校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免除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各级各部门、领导对“两免一补”工作非常重视,对我校非常关心,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取得较好成效,工作的开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加强组织领导我乡政府为加强对“两免一补”工作领导,成立了“两免一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吴登辉(小河山乡乡长),副组长(各村支书):杨本仁(大河村支书),张海龙(石板坪村支书),陈永付(大田坝村支书),组员有(各校校张):戎成斌(小河山学校校长),熊发开(大河小学校长),吴昭卫(石板坪小学校长)。我校为了保证此项工作有效地正常开展特成立了学校工作实施领导小组,组长:戎成斌,副组长:晏定林、贺运法,组员:余中全,全乡1-9年级各班班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总务处。日常工作由贺运法同志负责,负责“两免一补”专项资金的日常管理工作。二、广泛开展宣传为了加大对“两免一补”政策的宣传力度,我们利用学期开学初和期末召开的领导小组成员会议,传达贯彻“两免一补”政策,同时,通过班会开展“两免一补”政策宣传,并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印制《关于“两免一补”工作的上级文件、通知》等宣传资料发放到各班,班主任一份,班级一份,在班内宣读学习,再在教室张贴。如:把(瓮教发[2008]71号)等文件及时地、确实地把“两免一补”工作文件精神传达给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务必使每个学生了解“两免一补”政策意义、第1页共5页包含项目、金额、申请条件、申请办法等。我校在开学典礼及家长会上进行了免费教科书发放情况和工作开展情况的公布。学校还通过校园广播、墙报等形式宣传“两免一补”工作。通过多途径多方式的宣传,使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对“两免一补”政策有了全面了解,有力的促进了“两免一补”工作的正常开展。三、严格操作程序操作流程的规范,是政策落实到位的保证。为切实做好“两免一补”工作,严格规范“两免一补”工作流程,我校制定了《小河山学校2008至2009学年度“两免一补”工作实施方案》,并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明确申报资助学生条件为:①父母为双农并且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②持有农村特困户低保证的家庭子女;③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650元的家庭子女;④父母重大病症丧失劳动能力或父母残疾的贫困学生;⑤父母离异(双亡)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⑥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贫困的子女;⑦当地政府规定的其它需要资助的学生(如:二女结扎户);⑧因灾返贫家庭的学生。我校在开学后不久专门召开了“两免一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进行“两免一补”业务培训。为使农村困难学生资助申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农村困难学生“两免一补”申报以班为单位在开学时进行,首先学校发放通知在班内学习,由个人根据实际困难写相应项目的申请表交给班主任,班主任根据学生监督意见讨论审定,然后向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名单,学校“两免一补领导小组”审定,将拟定名单进行公示7天,7天中受理师生、家长及群众投诉,公示无异议后,学校“两免一补领导小组”确定名单,发正式申请表格填写由村委、乡政府签字盖章后上交学校,公示无异议的学生名单再上报到教育局复核审批,上级部门款项到位后学校把贫困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费按月发到了受助学生的手中,并且学校为其建立专门的食堂,每天按时向寄宿生提供餐饮食,实行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对中央免费教科书,先由县新华书店提供的教科书品种统计表进行统计,做到中央免费教科书通教育局统一采购,同一年级教书种类、版本一致。在定额定员的前提下,学校对“两免一补”受助学生名单打印成册。开学时,学校及时把教第2页共5页科书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受助学生和家长、班主任、学校领导在名册上签名。寄宿生1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