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完善医院资产管理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建立内控制度的重要性摘要。管好用好医院的资产是医院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资产利用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手段。因此,完善医院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是医院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且在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医院资产内部控制重要性中图分类号:f23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237-02一、医院资产的分类1.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质,也作为固定资产管理。2.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有价证券、存货即库存物资等。二、建立资产采购前的内部控制制度1.医院资产的采购,特别是固定资产这一块,要按照医院总体发展目标,对投资项目进行规划,作出可行性分析报告,由使用部门提出购置申请,采购部门、建设部门一般无权先提出采购或承建要求,以减少购置的盲目性。采购部门、建设部门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及使用部门的申请,按年度编制计划。2.采购部门、建设部门应根据已获得批准的年度计划、资金预算,填制请购单进行采购。采购人员与申请购置资产的人员在职务上要相互分离。三、建立资产购置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制度1.单位一般设备采购要实行比价采购办法,大型设备采购第1页共5页和土建施工实行公开招标制度,防止一个人说了算。2.大型固定资产购置要求采购部门订立购置合同,并将拟定合同送合同预审部门。合同预审部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要求,在最大限度地保证医院权益的前提下,核对、补充、完善合同条款,核对投资预算,保证财务支出合规、合法,减少失误。合同拟定部门根据合同预审部门的意见,修改合同后,由医院法人代表或被授权人签订合同,将订立的正式合同文本报送会计部门和验收部门核对,以便发现失误及时更正。即采购人员与预审人员职务是分离的。3.购置的固定资产到位,安装调试并试运转后,应由采购部门、使用部门共同签字验收。验收过程中如发现固定资产与采购合同有出入、不相符,应及时告知财务部门,以便拒付货款。固定资产购置金额应严格控制在审批预算内,对突破预算的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对于通过建筑、建造等取得的固定资产,应指定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根据设计或安装的进度、质量、数量,并按需要和条件的许可开展各种技术检测工作。各项监督和测试工作应当加以文字记载,作为工程验收合格证书的附件,妥善保管。4.流动资产中的库存物资,如药品、卫生材料、其他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等,在医院资产中占有很大比例,加强此类物资的管理也非常重要。由于这类物质流动性强、周转快,且有一定的保存期限,从开始采购之际,采购部门就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的采购计划,对用量大、周转快的物质实行大批量进货,进货频率高一些,并保持适当的库存。对用量小、周转慢且保存期短的物质,应根据临床科室的要求,随时需要随时进货,尽量做到零库存。这样既节约了采购成本,又降低了库存成本。同时财会部门要对采购物质分类登记,全程监管,实行:“三账一卡”制,每月进行对账,保证总账与明细账相符,账簿与原始凭证相符,账簿与实物资产相符。四、建立资产购置后的内部控制制度1.固定资产购置后的财务控制制度,单位取得固定资产后应把好价值计量关。对取得的固定资产,要按照为取得而发生的实际成本计价;对购入的固定资产应按照实际支付购买价、第2页共5页包装费、运费、安装费等计价;对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照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计价。2.固定资产验收合格后,应根据发票和清单分种类设置各种账户,分别计入房屋建筑物、医疗仪器、一般设备、办公设备、交通设备等相应账户,记录各种详细有用的资料。每项固定资产应附设卡片,简要记录固定资产购置、建造的时间,固定资产价值,相应的记账凭证等,存放地点、维修、保管记录。明细账的记录每年应与总账核对一次以上。对差异进行调整之前,由医院领导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