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质量安全性因素危害分析摘要: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品在我国的食品供给结构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也已经成为关乎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消费者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出发,阐述了水产质量安全的危害因素。在重点分析生物因素和化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水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对策中图分类号:TS201.6文献标识码:A1引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食物来源及汲取营养多样化的需求愈加强烈。作为食物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品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根据统计,目前,我国水产品需求量已经占到国内肉禽水产需求总量的30%,水产品产量也已经从2001年的4279万t增长到2020年的8200万t。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技术的逐渐推广,在水产养殖业获得迅猛发展,渔业生产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频繁发生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如何对水产品安全性因素予以定位,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成为摆在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从业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2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逐步走上正轨,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逐步建立,《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及《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等规范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相继建立。可以说,随着法制意识和标准化意识的增强,我国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由于思想观念、养殖环境、科学技术、管理体制及市场需求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我国水产业的发展水平还较为落后,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还难以与迅猛发展的水产养殖业相匹配。主要表现在:缺少全面统筹和系统规划,养殖密度过高,养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殖秩序混乱;水产养殖病虫害爆发趋于频繁,病虫害的流行传播日趋严重;水产养殖水域违规排污现象普遍,水体环境污染严重,重金属污染超标;养殖人员缺乏系统的科学技术知识,置质量安全问题于不顾;水产品中滥用药物和饲料添加剂的情况较为普遍,药残超标;加工过程缺乏统一的技术操作规范,工艺技术粗糙,手法简单;行业标准执行不力,执行标准较多,水产品标准超过修订期,不能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质量检测体系不完善,监督检查环节存在漏洞,质量认证体系不健全等。3水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素从流通环节的角度,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涉及水产品的生产、加工、存贮、运输和监管等诸多环节,任何环节处置不当都有可能诱发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从危害因素的角度,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危害因素主要可以归纳为生物因素和化学因素。其中,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化学因素主要包括添加剂、重金属和药残。3.1生物因素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生物因素主要是指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由于自然原因寄生于水产品体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进而影响到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微生物和寄生虫在水产品中极其常见,有些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目前,比较常见的寄生虫有线虫、吸虫和绦虫等。这些寄生虫通常存在于水生物的肝、肠、肌肉等部位,在大黄鱼、鳕鱼、鳗鱼、黑鱼、以及螺、虾、蟹等水产品种广泛存在。这些寄生虫进入人体后会对大脑、眼睛、肠胃、肝胆、肾脏等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极端情况下,还可能诱发癌症,如乳腺癌。因此,杜绝水产品中的生物性危害,要依赖消费者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直接饮食生鱼片、活虾、螃蟹等鲜活水产品,切断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直接感染人体的途径;还要加强水产品加工环节的安全措施,通过技术手段最大程度降低水产品中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存活率,杜绝饮食如醉虾、醉蟹等水产品,确保水产品的饮食安全。3.2化学因素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化学因素主要是指在水产养殖和加工过程中,由于水产品中掺入的重金属、药残和食品添加剂等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