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推进信访工作提质增效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考验,也给信访工作提出了新问卷。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战略性成果,疫情防控转为常规性、持久性的“常态化”,经济社会正在有序恢复。信访部门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部署要求,着力提升认识“高度”、服务“温度”、改革“深度”、业务“精度”,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提质增效。一、以更高站位体悟职责使命,全面提升信访工作认识“高度”信访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制度。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平台,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做好信访工作是领导干部的重要政治责任。政治站位要更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更加自觉地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强化做好信访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坚持人民至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深化信访制度改革,完善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增强信访工作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方向要更明。维护群众权益是信访工作的第一方向,要通过深入细致的信访工作,让群众诉求得到更加顺畅的表达,群众信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在保障企业复产、人员复工、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好“压舱石”作用。服务党委政府的决策是信访工作的重要方向,要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民生领域的新情况新需求,发挥信访大数据作用,及时跟进了解社情民意。尤其要深刻认识、敏锐捕捉疫情催生的发展新机遇,对数字经济、生产医药、大健康等新兴领域的新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在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方面发挥出“好参谋”作用。通过了解民情来集中民智,以维护民利来凝聚民心。问题导向要更准。面对新的形势任务,我们要观大势、识大局,清醒认识当前信访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科学预判“后疫情”时期出现的各类矛盾风险,积极做好疫情后群众来访接待和矛盾化解工作。要加强形势分析研判,打好化解矛盾风险的主动仗,特别要围绕“六稳”“六保”工作、脱贫攻坚、服务保障民生等重点任务,不断提升信访工作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更好地履行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职责使命,努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二、以更实举措融入中心大局,全力体现信访工作服务“温度”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将信访工作与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积极主动化解各类信访矛盾。加强源头预防。始终把源头和基层做为信访工作的着力点,坚持关口前移,精准施策,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专项行动,确保不发生涉访人员规模性聚集,不发生个人极端事件,不发生因信访问题引发的负面舆情。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面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和“三无”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创建活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机制,大力推广依靠基层、依靠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深化专项治理。继续围绕重点领域、重点问题、重点群体、重点人员开展集中攻坚,持续开展重复信访问题专项整治,在城乡建设、农业农村、劳动和社会保障、自然资源、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开展信访问题集中治理。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办理国家和省上交办督办的重点信访事项。充分发挥信访联席会议牵头抓总作用,建立联席会议统筹、责任部门实施、相关部门参与的联调联动机制,协调推动重点问题案结事了。开展升级处理。按照《甘肃省重点信访事项升级调查处理办法》,认真配合做好省信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