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己亥杂诗龚自珍龚自珍作者及其作品介绍:龚自珍,字人,号定庵,璱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龚自珍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他和林则徐等人共同开启了抨击时弊,抗御外侮,通经致用的进步思想,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他的作品饱含社会、历史内容,表现出深刻的进步思想,并以奇特的想象,多样的形式风格,清奇多彩的语言,达到了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作品以组诗《己亥杂诗》最为著名,小品文以《病梅馆记》最为著名。作者及其作品介绍:题解:《己亥杂诗》是诗人辞官后的杂诗,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年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清廷分成主战和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忤其长官,赋归来”。他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期间往返九十里,诗人共写了绝句315首。第二年诗人自己编排,并刻印成集,就是组诗《己亥杂诗》。这是其中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体裁是七言绝句。作者写此诗时,心情很不平静,无限哀愁在心头。政治腐败,官场黑暗,诗人的理想抱负无法实现,诗人才愤而辞官。他的辞官不是消极的逃避,不是去寻求自身的安乐,而是要寻求另一种方式继续为国效力,全诗表达了这种感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1.前两句诗抒情叙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的名句是哪句?你是怎样理解的?从这两句诗中你联想到了什么?3.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离愁满怀,正对着白日西下。扬鞭东去从此辞官赴天涯。评析:一方面,是离别京城、告别好友的忧伤:用“浩荡”/“白日斜”来烘托映衬离愁;另一方面,是逃出令人窒息的桎梏与樊笼的喜悦,如“吟鞭东指”句。所以在无限的感慨中又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白日斜”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化作春泥愿培育出更多新花。评:名句.诗人因为当时政治腐败,官场黑暗,理想抱负无法实现,所以才愤而辞官去寻找另一种方式去为国效力。最后两句以形象抒情:鲜花虽然凋谢,但它绝不是无情地随风飘洒,而是立志将自身化作肥料,用来滋养新花。以落花为喻,形象展示了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多少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一、二句写诗人愤然辞官后扬鞭东去远赴天涯;三、四句写诗人愿像护花的春泥一样始终关注民众,心系国家。主题:诗人离开京城,虽然载着“浩荡离愁”,但仍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力量。总结:全诗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全诗移情于物,比喻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思考以下问题思考以下问题•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诗中写了几种心境?诗中写了几种心境?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离别忧伤;2、回归的愉快;3、积极的人生态度小结小结•满载离愁,远归故里满载离愁,远归故里•自比落红,仍可护花自比落红,仍可护花虽辞官归乡,虽辞官归乡,仍心系报国。仍心系报国。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虽辞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古代诗人描写落花一种是怨啼鸟,怪东风,叹年华,面对落花嘘唏感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林黛玉;另一种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其中不少昂扬向上的精神。“花落春仍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古代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