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德永驻心间窑山中心学校马景林摘要:从对教师可敬的称谓,体会到教育的神圣和当教师的光荣。又通过正反事件的对比,说明了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要求教师要“思师德,行师德”。关键词:教育教师师德古往今来,教师有多少可敬的称谓:先生、蜡烛、园丁、慈母、春蚕、春雨、人梯、孺子牛、铺路石、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教师的职业是多么的崇高与神圣,不愧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自豪。教育是神圣的,做教师是光荣的。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天起,我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乡村教育献身的轨迹上。在这艰巨而漫长的育人路上,我用行动诠释着师德的真正内涵:爱生敬业,积极进取,自我检省,无私奉献……做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引领学生高效学习、健康成长。三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收获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那份幸福。可是时下,我们教师队伍中的一些人,道德滑坡,产生变态心理:变相体罚学生的教师有之,狂言索礼的教师有之,偷拍女生洗澡的教师有之,强奸猥亵学生的禽兽教师有之……这一桩桩、一件件让人惊悚的事件,冲击着我们的心灵,拷问着我们的良知,刺痛着我们的神经。林子大了,难免会出现一些坏鸟,这些害群之马,道德底线丧尽,实在枉为人师。虽说这是少数现象,但一个老鼠祸害一锅汤,这种丑态与恶行使整个教育界也为之蒙羞。我有感于“师以德为本,育师先育德”。这十字重重敲击着我的心灵,让我对师德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这说明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是对教师素质精炼的概括。师德是一种社会责任,是一种境界,是教师的灵魂。做一名合格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具备融教育机智与教师涵养于一身的人格魅力。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对那些玷污教师形象的败类,做到“零容忍”,理应清除出教师队伍并依法严惩,达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否则,类似事件还会发生。学校要建章立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只有依法治教,文明从教,才能践行教师心中的“教育梦,中国梦”。“吾日三省吾身”。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有师德,良好的师德是教育的根,它需要我们内外兼修。我们不要抱怨自己的工作太平凡,其实平凡中彰显着伟大;我们不要埋怨自己工作太辛苦,其实幸苦中饱含着幸福;我们不要怨悔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太清贫,其实虽清贫精神却富有。在我们教师队伍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教师层出不穷: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让我们灵魂受洗;而见义勇为的女教师胡小丽的事迹,再一次让我们灵魂受洗。35岁的教师胡小丽,发现一名男童不慎落入水中,勇敢地跳入江中救人。小孩获救了,她却被江水无情吞噬。温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追授胡小丽老师“最美温州人”荣誉称号。其舍己为人的救人壮举,彰显了人间大爱,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此壮举,无疑为当今社会带来了正能量,难道不是对教师师德最好的诠释吗?人们赞扬她是最美浙江人的又一典型,其实,她的事迹感天地、泣鬼神,让人荡气回肠,不也是最美中国人的典型吗?师德,时代的呼唤。让我们“思师德,行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