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上网服务场所在经营过程中法律风险的回避上网服务这个行业来到中国大地上,只不过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上网服务场所经历了从快速崛起发展到遭遇全面整治的过程。尤其是自2019年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案后《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出台后,以及随后持续一年多之久的“全国网吧专项整治”运动,更是使上网服务这个行业从外部形象到经济效益都落到了历史的最低点。记得看过一篇文化部总结全国上网服务场所专项整治的材料,许多内容都忘了,但材料中说在这场运动中对上网场所的罚款达到一亿元人民币却令我印象深刻至今难以忘怀。当时全国大约有十万家上网场所,一亿元罚款平均到每一家就是一千元!可说是所有的上网场所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究其原因,上网场所在经营中不注意法律风险的防范难辞其咎。因此,上网场所在经营过程中法律风险的回避是上网场所经营和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应当引起所有上网场所经营者的重视。一、上网场所经营法律风险的特点所谓上网场所法律风险,是指由于上网场所外部法律环境发生变化,或由于包括上网场所自身在内的法律主体未按照法律规定有效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对企业造成负面法律后果的可能性。简言之,就是上网场所在日常经营中未能严格遵纪守法,比如在日常经营中经常接纳未成年人、发现吸烟不予制止、为了吸引顾客下载不健康电影供上网消费者观看等行为,最终都将给上网场所带来严重后果,或承担法律责任或造成经济损失,如巨额罚款、停业整顿,甚至被吊销许可证等。二、建立完善的网吧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第一是要实现全方位管理的原则。对法律风险的防范应当由经营者与全体员工共同参与,面向上网场所经营的各个环节,采取多种控制措施,全程监控,全程管理,整体把握,最终实现法律风险的控制目标。第二是要采用规范化运作的原则。法律风险防范要明确上网场所各部门、各关键岗位在法律风险控制中的职责和作用,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建立和完善法律风险管理制度,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形成系统化制度体系,为保证效率、实现目标奠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定基础。第三是防范法律风险要遵循动态化调整原则。上网场所外部的法律风险环境是随时变化的,可说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因此对法律风险的控制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针对性要求,否则就会失去实施的意义。比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已经颁布实施多年,其许多不合理不合法无法操作之处执法部门本身也深有体会,其执法行为也在变化,从总体上看,上网场所的外部法律环境向宽松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随时对风险控制机制进行有针对性的适时调整,实现对法律风险的动态管理。三、建立和优化法律风险控制的制度,为风险防范提供有利的内部法律环境上网场所的法律内险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措施的不完善。因此要重点把握三个方面:1、是强化预警意识和防范措施,从研究和发现法律风险的成因入手,识别和消除风险根源,提前对风险进行预防,杜绝简单的事后补救。2、是强调法律管理在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把关作用,通过对法律风险控制点的把握,将各项法律风险防范措施纳入上网场所日常经营管理制度和流程,实现法律管理手段对风险的有效控制。3、是拓宽法律管理思路,开拓法律工作模式,创新理念,总结提升管理经验,规范管理流程、明确管理模式,提高法律风险管理的执行效率,发挥法律管理对风险控制机制的监督保障作用。四、加强对员工的法律风险管理培训,全面提高各级人员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从已有的案例中和教训中可以看到,在致命的法律风险事件中,人的因素总是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虽然企业可以制订出各种规章制度和运作程序来防范和控制风险,通过风险控制工具来降低法律风险,实施严格的审查程序来减少法律风险,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来规避法律风险,但如果没有每一个风险控制岗位的切实操作和落实就无法实现风险控制的目的。因此,在大力倡导建立风险防范制度、完善风险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