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实验小学创建节水型学校验收材料汇编2015年12月铜仁市实验小学简介铜仁市实验小学的前身是铜仁国立三中的附属小学,根据铜仁教育志记载1938年国立三中师范部的创办了附属小学。1952年归属铜仁师范专科学校管理,更名为铜仁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1991年3月归属铜仁民族师范学校管理,更名为铜仁民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2004年3月隶属铜仁地区教育局管理,更名铜仁地区实验小学。2012年1月,铜仁撤地建市,更名为铜仁市实验小学。2015年8月从市直学校划转碧江区管理,并将铜仁学院附中老校区整体移交给铜仁市实验小学办学,学校形成东、西两校区。占地16亩,教学楼和办公楼两校共10栋。在校学生2798人,43个教学班。学校目前在编在岗教师107人,特级教师2人,贵州省名师2人,贵州省省级骨干教师8人,市级教学名师2人,铜仁市市级骨干教师23人,贵州省普通话测试员4人。我校是第一批创建节水型师范学校之一。为使节水成为广大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学校成立节水领导小组办公室,由总务处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健全了节水用水制度,建立了三级节水管理网络,不断加大创建节水型学校宣传力度。不仅通过黑板报、墙报、宣传图片、广播、专题讨论等形式宣传节水知识,还利用春秋两季新生入学教育的机会由总务处进行为期一天的节水、节电等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节能意识。同时,要求各班班主任在每周一次的班会上,对学生进行节水知识教育。通过这些措施,广大师生节水意识不断增强。并且学校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改进供水设施,先后淘汰了耗水、耗能严重又污染环境的落后的用水设备,将所有老式的用水器具,分别改为智能型、节水型的器具,还换上了节水效果明显的绿化供水设施。根据学校实际,该校制定了较为合理的相关用水定额,既保证了用水需要又有效的避免了水资源浪费。我校主动加强与节水部门的联系,随时掌握节水方面的新动态、新知识,使学校的节水工作更加规范、完善,成效更加显著。对节水宣传制度化、经常化,做到事事有安排,件件有落实,并注意节水宣传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使节水工作的重要性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学校广大师生真正认识到,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物资基础;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后代的宏伟事业,借以促进该校节水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我校的节水工作在上级的亲切关怀下,在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已达到节水型学校的标准。今后,该校将进一步提高用水科学管理水平,为节约水资源,做出新的贡献!铜仁市实验小学创建节水型学校工作总结铜仁市实验小学的前身是铜仁国立三中的附属小学,根据铜仁教育志记载1938年国立三中师范部的创办了附属小学。1952年归属铜仁师范专科学校管理,更名为铜仁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1991年3月归属铜仁民族师范学校管理,更名为铜仁民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2004年3月隶属铜仁地区教育局管理,更名铜仁地区实验小学。2012年1月,铜仁撤地建市,更名为铜仁市实验小学。2015年8月从市直学校划转碧江区管理,并将铜仁学院附中老校区整体移交给铜仁市实验小学办学,学校形成东、西两校区。占地16亩,教学楼和办公楼两校共10栋。在校学生2798人,43个教学班。为了提高办学资源利用效益,学校非常重视“节水型学校”建设,多年来,把节水工作作为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抓手之一。为呼吁全校师生进一步关心节水问题,提高对水的认识,不断提高师生节水意识和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效益,学校根据上级部门的相关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节水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学校用水管理,努力创建节水型校园现将我校创建节水型学校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1.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校长办、总务、教务、各学科教研组长和学生代表的创建领导小组,确立了以下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降低能耗、提高效率、创建和谐校园为目标,将创建“节水型校园”与创建“园林式校园”、“文明单位”相结合,大力推进校园建设节水管理,增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努力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