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第三次中考模拟测试历史试卷(本试卷考试时间为60分钟,分值为50分开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曾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推动秦国向封建国家转变的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奖励耕战C.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D.推行县制2.今年的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0周年,汶川位于四川省西北部,以三国文化等为依托,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请问汶川属于三国时的哪一国。A.魏B.蜀C.吴D.汉3.以《史记》为首的“十七史”是《资治通鉴》的史料来源之一。下列《资治通鉴》中叙述的史事,可以在《史记》中找到史源的是A.秦并六国B.诸葛亮出师C.隋灭陈D.贞观之治4.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国中兴通讯出售产品,智能手机内芯片方案极为复杂,我国芯片整体水平大概落后4-5年。古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多少年?A.1000年B.200年C.300年D.400年5.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主要原因包括①宋朝政治经济重心南移②泉州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③南方相对安定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最主要的不同在于A.促进资本主义发展B.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C.进行殖民掠夺D.加强同亚非各国的友好联系7.历史学家丹涅特曾提出:“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自是最为有利。”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企图的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在文化教育领域,所兴办的已不只是培养洋务专才的专科学堂,而是面向国民教育“开民智”的大学堂、中小学堂,并且还向最顽固的科举制度开刀——宣布废八股改试策论。这种广泛、深入的变法活动”据此可见,他认为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D.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9.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恩格斯曾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甚至为他们心中的新中国取了靓丽的名字——“中华共和国”。下列哪一事件为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广大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10.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在谈到某事件时曾充满敬佩地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推动这次行军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B.进行万里长征C.召开中共七大会议D.召开遵义会议11.《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完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于2018年2月25日公布。实际上,从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至今,中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下列法律性文件中最早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外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953年中国和印度政府谈判时,印度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1972年尼克松访华,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3.北沿江城际铁路2018年有望开工,途经南京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贯穿整个苏中地区。火车的发明者是谁A.哈格里夫斯B.瓦特C.史蒂芬孙D.爱迪生14.1922年签署的《九国公约》宣称,各国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