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考语文卷亮点选评与地方文化资源面对面曹津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2006年各地中考语文卷大力贯彻这一精神,地方文化资源通过各种题型纷纷亮相,成为一道颇受考生欢迎的亮丽风景。一、提供意境考查知识积累。例如江苏省扬州市根据拼音写汉字题:扬州瘦西湖风景区景色怡人,妩(mèi)多姿,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美誉。一泓曲水(wǎn)如锦带,如飘如拂,别有一种清瘦俊逸的神韵。其名园胜迹,点(zhuì)于窈窕曲折的碧水两岸,俨然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这道题让考生在审美愉悦中调动积累写出常用词“媚”、“宛”、“缀”,本地优美风景的描写能为考生消除些许陌生,平添几分亲切,由此可见命题者的匠心。该卷另一题为:“扬州是人文荟萃之地,历代文人留下不少以‘月’歌咏扬州的动人诗篇,请写出其中的两句:”。这一题同样要求考生根据特定意境提取积累,写出“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等咏月名句。二、提供地方文化的现实背景资料,考查理解能力和准确表达的能力。命题者不是静态地考查地方文化,而是将它置于动态变化之中设题,让题目更具有当代性和实用性。例如北京市题:“奥运艺术研究中心的设计人员选用了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青花蓝、国槐绿等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专用色彩,他们的设计理念之一是:体现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深厚的华夏文化底蕴,凸现生机勃勃的国家形象。请参考下面的示例,从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中选择一种色彩,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以上设计理念的。(50~100字)[示例]青花蓝:温润而典雅的‘青花蓝’,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一种历史的美感。它是中国丰富多彩的艺术宝藏中极具代表的色彩,表现了淳朴敦厚的民俗民风,洋溢着宁静祥和的气息。国槐绿:充满生机的‘国槐绿’,是自然的风采,是生命与环境的象征,寄寓着华夏儿女珍视自己的家园,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表达了‘绿色奥运’的理念。”这类题目比上一类难度有所增加,考生不仅要对“中国红”等色彩的民族文化内涵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必须联系背景资料作出判断,并进行准确表达。例如“中国红”:热烈而充满激情的“中国红”,是中国的象征。红色的宫墙红色的灯笼,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生活中充满红色的装饰主题。它象征着喜庆与吉祥,代表着古老而悠久的民俗,寓示着国家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琉璃黄”:华美亮丽的“琉璃黄”,是古都北京特有的颜色,代表着北京独特的自然景观及人文与历史的精彩和辉煌,寓示着一个成熟稳健的国家已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长城灰”:冷静古朴的“长城灰”,是中国传统建筑景观中的标志色,在北京奥运色彩中独具魅力。蜿蜒起伏的万里长城那深沉的灰色,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经历了沧桑巨变的民族正以冷峻的思考、全新的姿态走进一个崭新的时代。三、打出“组合拳”,考查提取、筛选和重组信息的能力。命题者围绕地方文化亮点设计系列题,从不同层面考查考生的知识贮备和分析判断能力。例如浙江金华题:某校举行“锦绣金华”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几项内容,请你按要求完成。(1)家乡,总会传递一种淳朴、真挚和浓浓的亲情,这是一种来自祖先遥远的血管里的神秘力量,它把世世代代子孙凝聚在一起,它让我们充满自豪和希望。认识先人,传承风尚,就让我们叩访名人。①请从下面名人中选一位作简要的介绍。备选名人:骆宾王、张志和、艾青、施光南示例:宋濂→文学家→浦江人→《送东阳马生序》②根据提供的信息,用金华古今文化名人的名字完成下联。上联:火腿、酥饼、木雕、水晶,金华物产誉全球下联:,婺州儿女扬英名(2)与名胜古迹相关的许多诗词、对联,虽然简短,但寓意隽永,文采飞扬,堪称文化瑰宝。请欣赏下列金华本地名胜古迹的吟咏,仿照示例,选择两处写出具体景点的名称。示例: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金华八咏楼)A.先人创业建古村,后裔继志兴诸葛B.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C.此地风光三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