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第一二节知识精讲【同步教育信息】一.本周教学内容:第13章第1—2节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一)电路的组成:1.简单电路的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其中:电源的作用:是给用电器供电。用电器:是利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导线的作用:是连接电源、用电器和开关,形成电流的路径。开关(电键)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和断。2.电路的状态:(1)通路――开关闭合、处处相通的电路。(此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2)开路(断路)――开关断开或线路在某处断开的电路。(产生原因:开关未闭合、或电线断裂、接头松脱等)(3)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短路时,电流很大,电源和导线会因发热过多而被烧坏。)3.电路图:(1)定义: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2)画电路图时应注意下列几个要求:a.完整地反映电路的组成,即要把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都画在电路中的相应位置,不能遗漏任何一种电路器件。b.规范地使用电路的符号。c.合理地安排电路器件的符号,应尽可能让这些器件符号均匀地分布在电路图中,使画成的电路图清楚、美观。d.描绘连接的导线,通常用横平、竖直的线段代表连接导线,转变处一般画成直角,使电路图简洁、整齐。e.反映用电器已处于正常工作的电路图,一般应将开关画成闭合状态。4.电路的连接方法:接线时,可以从电源的正极开始,依次接好开关、用电器等,最后接到电源的负极上。电路图的位置顺序必须与电路器件的位置相一致。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必须断开。(二)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1.串联电路: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2.并联电路: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如图1所示)。在并联电路中,用电器之间的连接点A和B叫做电路的分支点。从电源到两个分支点的那部分电路叫做干路(图中蓝色部分);两个分支点之间的电路叫做支路。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比较:串联电路:a.串联的整个电路是一个回路,各用电器依次相连,没有“分支点”和“汇合点”。b.各用电器相互影响,电路中一个用电器损坏,其他用电器都无法工作。c.串联电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位置改变,对它在电路中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并联电路:①并联电路由干路和若干条支路组成,每个支路各自和干路形成回路,一般来说,并联电路有几条支路,就有几个回路。②并联电路中,一条支路中的用电器若损坏,其他支路元件不受影响。③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的作用和支路开关的作用不同,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而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的支路。二.重、难点解析:1.局部电路的通路、开路和短路。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如果S1闭合、S2断开,那么L1这条支路是通路而L2这条支路是开路。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如果S是断开的,电路是通路,L1和L2两灯都能发光;如果S闭合,电流就不经过L1而只经过L2,这就是部分短路(又叫做短接),这时没有电流经过灯L1,L1不亮也不会烧坏,而L2比原来两灯都亮时的亮度要大,超过一定限度L2会烧坏。2.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一般情况下,电路中的元件不止一个,因此在具体解决电路问题时,首先必须识别这些元件是怎样连接的。它们可以是串联,也可以是并联,还可以是混联(即几个元件并联后再和另一些元件串联,或几个元件串联后再和另一些元件并联)。识别电路的连接,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有以下几种方法。①电流路径法这是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从电路图中电源的正极出发沿电流的方向“走”一圈,回到负极。如果电流只有一条通路,依次通过了所有的用电器,则该电路是串联电路;如果电流通路有多条,并且每条通路都经过不同的用电器,则该电路是并联电路。②节点法。节点法多用于一些不规范的电路分析过程,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此导线两端点,便可看作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③消元法。所谓消元法就是假设电路中某一用电器不存在,看电路会发生什么变化。若取消任一个用电器,电流都形不成通路,其余用电器都不能工作,那么此电路为串联;若取消任一用电器,其余用电器所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