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结构和考点剖析一、解直角三角形1.1知识基本体系1.2解直角三角形的考点剖析考点1:求锐角三角函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这类试题从不同角度,以灵活的形式,多变的条件,激发同学们的思考热情。正方形网格上求锐角三角函数例1、在正方形网格中,∠α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sinα的值为().A、B、C、D、解析:根据题意要想求sinα的函数值,应该将∠α放置到某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而在正方形网格上构造一个包含∠α的直角三角形是比较容易的。如图2,我们可以构造直角三角形AOB、直角三角形COD、直角三角形EOF、直角三角形GOQ等等,通过仔细观察构造的这些直角三角形,不难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都是相等的,即这些直角三角形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sinα的值是,所以选B。点评:这道题目虽然小,但是问题的背景新颖、独特。它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为问题求解的出发点,以构造直角三角形求解为问题解决的突破口,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的个数的多样性,来验证一个事实:一个锐角的函数值只与角度的大小有关,而与这个角所在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例2、正方形网格中,如图3放置,则的值为()A.B.C.D.解析:根据题意要想求的函数值,应该将∠AOB放置到某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而在正方形网格上构造一个包含∠AOB的直角三角形是比较容易的。如图4,我们可以构造直角三角形COD,通过仔细观察构造的直角三角形,不难发现,CD=2,OD=1,所以,斜边OC=√5,因此,的值等于1:√5,所以选A。变化三角形的边长求三角函数值例3、把Rt△ABC各边的长度都扩大3倍得Rt△A’B’C’,那么锐角A、A’的余弦值的关系为().A、cosA=cosA’B、cosA=3cosA’C、3cosA=cosA’D、不能确定解析:把Rt△ABC各边的长度都扩大3倍得Rt△A’B’C’,所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B′C′的对应边是成比例的,所以,Rt△ABC∽Rt△A’B’C’,所以,∠A=∠A′,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大小只与角的大小有关系的这一原则,就得到:cos∠A=cos∠A′,所以应该选择A。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三角函数值例4、如图5,P是∠的边OA上一点,且点P的坐标为(3,4),则sin=()A.B.C.D.解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P的坐标为(3,4),我们可以求得以OP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为3、4,并且,的对边长是4,邻边长是3,所以,斜边OP的长为5,所以,sin的值为4:5。因此选B。考点2、特殊角函数值的计算例5、计算的值是。解析:这类问题的出发点,最明显,就是考同学们对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记忆程度。另外还渗透了互余两个角之间三角函数关系。在这里显然有sin60°=cos30°,所以,sin60°:cos30°=1,又tan45°=1,因此,原式的值为0。考点3、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以仰角、俯角、方位角为载体的应用型问题。求物高例6、如图,在某建筑物AC上,挂着“多彩云南”的宣传条幅BC,小明站在点F处,看条幅顶端B,测的仰角为,再往条幅方向前行20米到达点E处,看到条幅顶端B,测的仰角为,求宣传条幅BC的长,(小明的身高不计,结果精确到0.1米)解: ∠BFC=,∠BEC=,∠BCF=∴∠EBF=∠EBC=∴BE=EF=20在Rt⊿BCE中,答:宣传条幅BC的长是17.3米。是否有触礁危险解析:判断货船有无触礁危险的标准为:1)计算出货船向正东方向航行时,小岛C距正东航向的垂直距离;2)比较垂直距离与暗礁半径的大小:当垂直距离>暗礁半径时,货船无触礁危险;当垂直距离<暗礁半径时,货船有触礁危险;当垂直距离=暗礁半径时,货船有触礁危险。例7、如图1,某货船以24海里/时的速度将一批重要物资从A处运往正东方向的M处,在点A处测得某岛C在北偏东的方向上.该货船航行分钟后到达B处,此时再测得该岛在北偏东的方向上,已知在C岛周围海里的区域内有暗礁.若继续向正东方向航行,该货船有无触礁危险?试说明理由.解:过点C作CD⊥AM,垂足D,根据题意,得:AB=24×0.5=12,∠CAB=30°,∠CBD=60°,∠CDB=90°,因为,∠CBD是三角形ABC的一个外角,所以,∠CBD=∠CAB+∠ACB,因为,∠CAB=30°,∠CBD=60°,所以,∠ACB=30°,所以,∠ACB=∠CAB,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