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内能及其利用讲和练1.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与固液气三态的关系;热量的概念;热传递的概念;比热容的概念;热机工作原理;热值概念。2.会:利用分子热运动解释问题;利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解释问题;比热容的简单计算;利用比热容解释问题;热值的简单计算。3.理解:分子热运动理论;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内能的概念;四冲程热机内能与做功特点;热机效率;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4.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1.(2018·东营)水煎包是东营特色名吃,其特色在于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嫩软,皮薄馅大,香而不腻。在水煎包的制作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水煎包“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②水煎包能被煎成金黄色,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③木柴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④往热锅内倒入水会产生大量的“白气”,“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⑤锅盖不断被水蒸气顶起而发生“跳动”,此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锅盖的机械能。A.①②③⑤B.①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答案】B。【解析】①水煎包“香气四溢”,是因为香气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结果,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此说法正确。②水煎包能被煎成金黄色,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故此说法错误。③木柴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此说法正确。④往热锅内倒入水会产生大量的“白气”,“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故此说法错误。⑤锅盖不断被水蒸气顶起而发生“跳动”,此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锅盖的机械能;此说法正确。由此可见,以上说法正确的是:①③⑤;故选B。2.(2018·绵阳)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答案】C。【解析】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故C正确。3.(2018•广安)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B.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答案】B。【解析】A、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干冰有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干冰升华吸热,故A正确。B、当水烧开时,从壶嘴冒出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珠,故B错误。C、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教室里弥漫着酒精味,是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正确。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暖气装置中用水来供热;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中用水来冷却,故D正确。故选B。4.(2018•达州)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C.丙图中活塞向上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答案】B。【解析】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A错误。B、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故B正确。C、乙图中活塞向上运动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是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故C错误;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故选B。5.(2018•达州)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6min时的内能第8min时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倍(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吸、放热功率不变)。【答案】小于;2。【解析】(1)晶体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所以第6min时的内能小于第8min时的内能;(2)根据图中坐标信息可知,该物质在AB段温度升高10℃,被加热4min;在CD段温度升高5℃,被加热4min;则该物质在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