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和浮力一、单选题1.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会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瓜的密度比李子的密度大B.西瓜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C.李子下沉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不变D.李子浸没后,下沉过程所受浮力大小不变2.如图所示,研究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图是()A.B.C.D.3.下列有关压强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液体内部有压强B.利用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C.随着大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会升高D.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4.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然后将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按实验操作规范将溢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变小B.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变大C.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D.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若电子秤示数不变,则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5.甲、乙两个自重不计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液体中,小球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液面相平.则()A.甲中液体密度比乙中液体密度小B.小球在甲中所受浮力比乙中所受浮力大C.取出小球后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较小的是甲D.取出小球后甲容器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6.水平地面上有底面积为300cm2、不计质量的薄壁盛水柱形容器A,内有质量为400g、边长为10cm、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B,通过一根长10cm的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此时水面距容器底30cm(如图),计算可得出()A.绳子受到的拉力为14NB.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90NC.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200PaD.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变化了200Pa7.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容器,木块用细线系住没入水中(水未溢出),如图甲所示.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且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是5:2B.甲、乙两图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是1:1C.甲图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2:5D.甲、乙两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之比是5:38.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蚊子尖尖的口器B.篆刻刀的刀刀很锋利C.破窗锤的锤头很尖D.骆驼宽大的脚掌9.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不考虑温度的影响,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上后()A.h增大,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B.h减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C.h增大,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D.h减小,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10.汽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下列与汽车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汽车装有消声器,就可以把汽车产生的噪声全部消除C.载重汽车的车轮做得比较宽,是为了增大载重汽车对路面的压强D.驾驶员开车是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1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甲、乙两个圆筒形容器,甲容器中盛有液体A,物块M漂浮在A中,排开液体的质量为m1,液体A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乙容器中盛有液体B.物块N漂浮在B中,排开液体的质量为m2,液体B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已知甲容器的底面积大于乙容器的底面积.容器中液体A、B质量相等,物块M、N质量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1<p2,m1<m2B.p1<p2,m1=m2C.p1>p2,m1>m2D.p1>p2,m1=m213.下列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与托里拆利有关的是()A.发现光的色散B.测出大气压强数值C.发现电磁的磁效应D.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性跟电流方向的关系14.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l0﹣7m2,图钉帽的面积是10﹣4m2,墙壁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4×106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指必须用大于0.4N的压力,图钉尖才能进入墙壁B.手指必须用大于400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