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试题初二政治(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序号填在答案栏内,每小题2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选项1.小明与父母、爷爷奶奶一起居住,一家人生活得很和睦快乐。小明的家庭结构属于()A.单亲家庭B.主干家庭C.核心家庭D.主干家庭2.我爱我家,在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亲情和温暖,因为()①家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②家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③家是我们的娱乐天地、天然学校④家是我们今后发展的大本营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说明了()A.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最真挚的爱B.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和港湾C.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D.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唯有以金钱来回报4.陶行知为让儿子弃虚务实,特写了一副对联:“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他履行了()A.抚养子女的义务B.扶助子女的义务C.保护子女的义务D.教育子女的义务5.下列行为属于青春期逆反心理表现的有()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①明明知道爸爸不喜欢,小强故意在一只耳朵上戴个耳环②妈妈偷看小雨的日记后,她故意一个星期没有理妈妈③面对妈妈的说教,小玲不耐烦的说“恶心!”④面对爸爸的严厉,小石愤然离家出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6.分明是妈妈因为误会错怪了小刚,爸爸却要小刚道歉。小刚应该()A.好汉不吃眼前亏,三十六计走为上B.这样道歉没面子,不理不睬自清高C.笑向妈妈道个歉,冤枉因爱不计较D.既然你们不讲理,别怪为儿动干戈7.我们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是()A.尊重理解B.彼此了解C.换位思考D.求同存异8.当同学有困难时,小英总是伸出援助之手;当自己有困难时,她总是充满信心。于是,小英有了许多朋友。这是因为()A.有困难的同学需要小英的帮助B.小英善于与同学交往C.小英具有友好、自信等受欢迎的品质D.小英的人际关系好9.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到来,我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你认为()A.只要两人感情好,就可以更加亲密的接触B.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但要慎重的对待、理智处理C.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易导致早恋D.这是不正常的心理10.晓月在班里人缘很好。因为她学习好,爱帮助人。班里不分男生女生,谁有困难都找她帮忙。男生外出郊游也少不了叫上她。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男女生正常交往能增进对异性的了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B.男女生正常交往能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C.男女生正常交往能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D.女生不应该与男生交往,容易变坏二、判断正误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将其填入答题栏内。每小题1分,共8分)题号1112131415161718正误11.子女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这种亲情不会因为家境状况、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12.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是法律和道德的要求,他们理应承担所有家庭责任而不需回报。13.妈妈是一名食堂炊事员,经常偷偷把食堂的美食拿回来给我吃,妈妈真好。14.在多数情况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是惩罚了自己也伤害了父母。15.与父母之间发生冲突是正常的,但我们不能任其自然发展。16.逆反心理的产生是因为独立意识在增强,所以逆反心理越强,意味着越成熟。17.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互相选择的结果。18.真正的友谊是不讲互惠的,而应该是无私奉献。三、简答题(本题14分)19.人际交往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男女生的友谊更是我们成长中不可回避的课题。你认为男女同学之间应该如何正常交往?20.马克思说:“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浇灌,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读了这句话,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四、材料分析题(本题8分)母爱如佛从前,有个年轻人迷上了求仙拜佛,母亲苦劝了几次,但他却不理不睬,甚至把母亲当成他成佛的障碍,有时还对母亲恶语相向。一天,这个年轻人瞒着母亲偷偷离开了家,在一座大山里终于找到了一位得道高僧。他求高僧帮他找到佛,高僧听后对他说:“你顺原路回家。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