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共产党宣言》【摘要】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是无产阶级重要的指导性文献,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关键词】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现今社会一.《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时间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是无产阶级重要的指导性文献,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共产党宣言》的诞生背景1.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创造了条件。英国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利润,残酷剥削工人,工人处境极其悲惨,政治上更是处于无权地位。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烈。1836年-1948年,英国爆发了宪章运动,运动中,工人阶级提出了以争取普选权为中心内容的《人民宪章》,部分地区还展开了武装起义。这使得马克思看到了一个不同于资产阶级的新的阶级力量,促成了《共产党宣言》的诞生。2.社会条件: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特别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这使得马克思看到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同私人占有制间不可克服的矛盾。3.经济方面:工业革命的发展与经济矛盾危机的爆发,使得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在1836-1837年,英国爆发了第二次经济危机,工人的生活进一步恶化。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前的空想社会主义: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日益暴露,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在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弊端的同时,提出了人人平等、各个幸福的新社会蓝图,并主张通过社会改良、实验示范的方式去实现。但这种理论脱离了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等优秀的文化成果,都成为了《共产党宣言》诞生的理论参考。二、《共产党宣言》内容《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共产党宣言》的正文分为四个部分: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共产党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共产党宣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表述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共产党宣言》还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地进行巨大的社会改造,进而达到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共产党宣言》批判当时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思潮,对空想社会主义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共产党宣言》阐述作为无产阶级先进队伍的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斗争策略,指出为党的最近目的而奋斗与争取实现共产主义终极目的之间的联系。《共产党宣言》最后庄严宣告:“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并发出国际主义的战斗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正如他们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5周年后写的德文版序言中所指出的:“这个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并曾多次重申: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理论在任何时候都仅仅是无产阶级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显然,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性,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与活的灵魂。150年共产主义运动历史证明:《共产党宣言》所阐明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具有空间上的普遍性和时间上的恒久性。这些理论和原则至今还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和各国共产主义政党的纲领之中,并成为判断其政党性质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是只适用于某一个时期无产阶级的政党,而且是阐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