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认识的深化与成篇第三节培养创新意识眼前有景道不得“诗仙”李白漫游湖北武昌,决定到有名的黄鹤楼登高赋诗。黄鹤楼建筑在一个险峻的山头上,面临浩浩荡荡的长江,非常壮观,加之传说有位仙人乘黄鹤在这里停留过,更加令人神往。李白登上此楼,历史的沧桑感,怀才不遇的惆怅,以及天涯浪子的思乡之情,一齐涌上心头。李白心中已有了一首诗,刚要提笔,忽然抬头看见了墙壁上崔颢的诗歌,顿时呆住了:自己想好的诗句,无论是文字还是意境,都没有超出这首诗。他写诗的态度是十分情境引入严肃的,没有新意宁肯不写,也不肯步人后尘。于是他投笔叹息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正是因为坚持没有新意宁肯不写,所以李白不写则已,一写就下笔有神,感天地,泣鬼神,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章。自主学习明确目标初步感知课堂互动交流互动探究疑难升格导引病文升格补长短版内容索引训练强化典题训练强化写作自主学习预习提示1“有创新”属于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具体要求是“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见解新颖,是就作者的主张、看法、认识而言的。“新颖”指对客观事物有独到的见解,这就要对材料进行客观地、多角度地分析,与众不同而又顺理成章,合理透彻而又自圆其说。材料新鲜,是就写作的素材而言的,要力避陈旧、俗气的材料,紧密与当前的生活、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多用给人以新鲜感、现实感、时代感的材料。这就要求多看书报,了解当前国际国内的社会和生活情况。构思精巧,是就文章结构而言的,即故事构思引人入胜,以巧取胜,不落俗套;议论能选准角度,提炼准确而又独到的观点。“有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上有开拓,二是形式上与众不同。1.立意创新文以载道,立意是文章的灵魂。立意创新就是要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它来源于深刻感受生活并精心提炼,要学会多角度、多侧面去思维、感悟,或正面肯定,挖掘闪光点;或逆向思维,反弹琵琶;或多向思维,纵横比较;或辩证剖析,推论因果等。2.材料新鲜要重视现实生活中不断涌现的具有意义的人和事。只有这样,才能使议论言之有物,才能体现出议论文摆事实的论证力量,也只有这样,才能看见作者思想的来源,才能达到参与社会生活的目的。3.构思精巧文章的结构布局应为主题服务,也就是形式为内容服务。故弄玄虚、哗众取宠而又毫无实际内容的所谓“新奇”构思诚然不可取,但不讲究艺术构思,一味记流水账或一味堆砌的现象也必然导致主题的苍白无力。对于800字的作文来说,如果平铺直叙,一览无余,定会索然无味。因此,在短小的篇幅中,更要注重在结构上苦心经营,巧运匠心,收到“尺水兴波”之妙。那种死板的“老三段”,四平八稳、僵化固定的模式要敢于突破。文无定法,在章法布局上要敢于标新立异。写记叙文,要注重悬念的设置和行文的曲折波澜,“文似看山不喜平”。在开头结尾、过渡照应上要讲究点技巧,要不落窠臼,可借鉴微型小说、戏剧冲突等艺术表现手法,努力在形式上进行新的探索。写议论文,除了突出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外,还可借鉴“形象化的政论文”——杂文的艺术表现形式。文章的结构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目标定位2好的文章大都是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欲言而又不能言,抒人之所欲抒而又不能抒的文章。而这样的文章往往就是带有创新意味的文章。创新和个性有着紧密的联系,个人的东西总是有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思考,独特的表达方式等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文章中的创新实际上就是能从同类的题材和风格中跳出来,从而写出真实的自我,写出自己的风格。这也是文章由充实走向精彩的途径。要想创新,首先要开拓思路,我们上一节谈到的“理性思维的深化”其中的重要部分,比如分析的能力、条理的能力、辩证的能力等等,都是与思路的拓展密切相关的。当然,这一节中讲“开拓”带有言人之所未言的意思,是在创新的意义上谈拓展的。“知识导引”分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可以概括为“三空间法”,它们是:寻找新的空间,寻找补充性空间,寻找需要匡正的空间。这三种空间分别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