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质量检测试题1.《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古国是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2.至今仍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80余座神奇的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它是国王的A.行宫B.陵墓C.寺庙D.宫殿3.古代哪一种政治制度与右面示意图有关A.古代印度的种性制度B.中国古代的分封制度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D.日本的等级制度4.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A.雅典B.斯巴达C.罗马帝国D.西罗马帝国5.下面四张图片上的建筑,属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①清真寺②大雄宝殿③天主教堂④老君洞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去年是唐僧玄奘圆寂1342周年,也是中印友好年。以“传承禅宗优秀文化,共建和谐美好社会”为主题的广东禅宗历史文化长廊系列活动和“重走唐僧西行路”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日前在广州光孝寺隆重举行启动仪式。你知道其中的“西天”与“经”,实际上是指A.古两河流域,佛经B.古印度,佛经C.古印度,圣经D.古罗马,古兰经7.恩格斯对发生在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有过这样的评价:“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最伟大、进步的变革.”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文艺复兴的思想基础是人文主义思潮B.文艺复兴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C.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诗人D.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8.《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下列什么活动实现的?A.张骞出使西域B.玄奘西游天竺C.郑和下西洋D.新航路开辟9.要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情况,可以参考的文献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法典》10.读图——签署《独立宣言》图这一史实,发生在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过程中,这一事件的性质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B.社会主义革命C.资产阶级革命D.宗教改革运动11.小华同学正在通过因特网下载《独立宣言》、萨拉托加大捷、约克镇战役等资料。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小华同学在学习和探究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美国内战12.某同学设计了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剧《1789年7月14日,不同寻常的一天》。历史剧台词中,符合史实的应该是A.巴士底狱那边出事了B.废藩置县了C.农奴制被废除了D.实行君主立宪13.中国常把一个人遭到挫折或失败称为“走麦城”,西方常称为人生的“滑铁卢”。与这一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路易十六B.罗伯斯庇尔C.拿破仑D.克伦威尔14.“掠夺殖民地财富,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因素,也是某国发展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决定因素。到18世纪后半期,某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在世界各大洲建立了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你认为某国指的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西班牙15.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成为时代的潮流,这里的“潮流”包含下列重要事件①俄国1861年改革②日本明治维新③美国南北战争④中国戊戌变法A.①②③B.①③C.③④D.②③④16.美国内战“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又一障碍指的是A.英国的殖民统治B.黑人奴隶制度C.领土面积狭小D.关税自主权17.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林肯A.巩固了北部地区工业资产阶级统治B.满足了美国公民获得西部土地的愿望C.取消了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D.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18.历史上,许多国家顺应时代的潮流,抢抓历史机遇,通过社会改革,走上了强国之路。明治维新就是其中一例,此次改革后,日本A.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B.成为世界上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C.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欲望日益膨胀D.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19.一位学者在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时写道:“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的直接感受着它带来的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