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阶段性调研测试地理试题第1页(共8页)2016年学业水平阶段性调研测试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共4页,满分为50分;第Ⅱ卷共4页,满分为50分;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纸上,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的密封线内。3.第Ⅰ卷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应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有关我国疆域、人口、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北极圈穿过北部B.我国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C.我国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西多东少D.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读我国四省轮廓图,回答2~3题。2.四省与其简称或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A.甲——云B.乙——鲁C.丙——长沙D.丁——南昌3.有关图中四条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B.②含沙量小,注入东海C.③是我国第一大河,被誉为“黄金水道”D.④冬季出现结冰现象4.我国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东西交通,又产生巨大水能,这主要是由于A.地形复杂多样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山区面积广大D.山脉纵横交织,呈网格状分布①②③④甲乙丙丁2016年阶段性调研测试地理试题第2页(共8页)读图1,完成5~7题。5.位于地势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有A.①和④B.②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③6.对图中各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处水流速度缓慢B.乙处江阔水深C.丙处没有支流D.丁处形成地上河7.图中河流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河段是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丁D.乙和丁8.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所有地方普遍高温B.年降水量大致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C.地域辽阔,跨多个温度带和干湿地区D.气候复杂多样,热带季风气候分布最广9.读图2,判断①②③与甲、乙、丙三地的组合最有可能的是A.①为丙地,②为乙地,③为甲地B.①为乙地,②为丙地,③为甲地C.①为甲地,②为丙地,③为乙地D.①为丙地,②为甲地,③为乙地10.下面四幅图中表示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的是11.关于我国的自然灾害说法正确的是A.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容易发生春旱B.台风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C.洪涝和干旱分布区域不会重叠D.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滑坡和泥石流的多发区图1黄河流域局部示意图图22016年阶段性调研测试地理试题第3页(共8页)12.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地资源类型单一,后备耕地充足B.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C.耕地集中分布在西部的干旱和半干旱区D.水资源西北多东南少13.下列四位同学对家乡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家在东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畜牧业B.我家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水草丰茂,可以发展林业C.我家在长白山区,不宜耕种,却有利于渔业的发展D.我家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湿热,适宜发展种植业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把四块区域命名为“绿色中国”、“黄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读图3完成14~15题。14.如果说“金色中国”代表着我国黄沙漫漫,戈壁广布的大西北,那么下列区域命名与图中的区域位置对应正确的是“黄色中国”——①“银色中国”——②“金色中国”——③“绿色中国”——④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15.下列四幅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符合绿色中国的是16.下列关于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B.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匮乏C.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D.香港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17.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B.地处江海交汇之地C.具有水乡的文化特色D.主要包括安徽省、浙江省和江西省18.与坎儿井水利工程密切相关的农业生产方式是A.旱作农业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