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答题卡上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意的。)1.老师在介绍某处原始文化遗址时出示了下面几幅图片,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D.半坡遗址2.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A.伯益建立夏朝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3.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反映了商周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A.①②③B.③④C.②③D.②④4.(2016·青岛学业考)《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①周天子威望下降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5.(2017·资阳期末)“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是一首咏史诗的前两句。该诗咏叹的我国古代历史时期是()A.远古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三国时期6.下面哪一项能够佐证右图孔子“万世师表”(千秋万代老师的楷模)的称号()A.提倡“为政以德”B.主张以“德”教化人民C.主张以“礼”治国D.主张“有教无类”7.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情节与秦朝的历史事实不符合的是()A.秦始皇让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万里长城B.商人张三前往咸阳城做生意,随身携带了很多圆形方孔铜钱C.小吏李四用小篆誊抄了一张政府告示,呈交给县令大人过目D.王五去世后,他儿子世袭了他的职位当上郡守,负责地方政务8.秦帝国的横空出世和顷刻间灰飞烟灭的命运,令人叹息。最后秦朝统治者向谁投降()A.项羽B.陈胜C.吴广D.刘邦9.诏令劝农薄赋徭,躬行节俭尚廉潮。生民养息人丁旺,强国富民兴汉朝。诗句歌颂是()A.大禹治水B.秦灭六国C.文景之治D.光武中兴10.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大一统的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11.东汉后期,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A.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强B.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C.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12.“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文中的记载是下列哪一人物的发明()A.贾思勰B.蔡伦C.张仲景D.华佗13.东汉末年,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相互兼并,于公元3世纪20年代,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其中在北方建立政权的都城是()A.成都B.长安C.洛阳D.建业14.抓住特征,根据独特之处来加深印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比如383年、494年等都是“一肩挑两头”(中间一个数,挑左右两个相同的数)的年代。你会把383年和哪一场战役联系在一起()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淝水之战D.城濮之战15.(2017·龙岩期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曾统一过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①氐族②羌族③鲜卑族④匈奴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6.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了一个三国初期曹植的书房道具,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错误的是()A.书桌上有纸张B.墙上有临摹的《洛神赋图》C.书桌上放着一盘葡萄D.书架上有一本《史记》17.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文化被后人称为“农耕文化”,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农耕文化的特点有()①种植农作物②饲养家畜③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普遍使用打制石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8.《诗经·国风·卫风·木瓜》载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A.春秋争霸B.牧野之战C.长平之战D.桂陵之战19.古诗有云:“羌笛何须怨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