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测验试题(无答案)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嗔视(zhēn)纳罕(hàn)炽热(zhì)白洋淀(dìng)B.绥靖(suí)荒谬(moù)地窖(jiào)叱咤风云(chà)C.寒噤(jìn)瞥见(piē)拂晓(fú)负隅顽抗(yǘ)D.澹澹(dàn)惊骇(hài)迫击炮(pò)鳞次栉比(jié)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眼花瞭乱制裁悲疮迫不急待不可明状B.臭名昭著瓦砾庇荫转弯抹角高屋建瓴C.明察秋豪怆痍恍忽张惶失措义愤填膺D.义奋填膺泻气蓦然锐不可挡相得益章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刘家两兄弟失散了三十年,今天终于破镜重圆。B.总想去西藏,想对着那圣洁的雪山、高远的天空项礼膜拜。C.在这次技术研讨会上,专家们针对现有问题络绎不绝地发表了意见。“D.同学们放下课后喜欢去操场寻欢作乐,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放松心情。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4分)①给孩子们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关键是要增强安全。几年前全国两会上就有代表委员呼吁重视儿童安全问题,②遗憾的是一直未能引起非常重视。近年来校车这种“舶来品”不断发生事故,③说明一些地方对新情况新问题嗅觉不灵,处置乏力,反应迟钝。④说到底还是缺乏责任心不够强。但愿此次校车安全条例的制定及其实施能够成为加强儿童安全保护工作的一次重要契机,告慰那些过早凋谢的花朵。(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后添加(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3)第③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4)第④处句式杂糅,应改为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华龙网讯“园博园太漂亮了,我要打电话告诉在广州打工的爸爸妈妈。”忠县白公路小学四年级三班的喻建,兴奋得小脸通红。昨日上午,来自忠县的40余名农村留守儿童在老师的带领下,畅游园博园,过了快乐的一天。当天上午,留守儿童们在市少年宫参观了特长培训中心、爱心书屋、小萝卜艺术团等,并在IMAX环幕影院观看球幕科普电影。随后,孩子们游览了园博园现代园林展区、国内外城市园林展区、中心园林展区等十余处优美的园林,园内处处留下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喻建告诉记者,其父母常年在广州一家电子厂打工,这也是他第一次出远门,“参加这次公益活动,。”(选自2011年12月1日《重庆日报》)(1)请给这则新闻加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2)请在文中的横线上写出喻建畅游园博园后的感受。(2分)6.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3分)A、《芦花荡》中的主人公“老头子”老当益壮、智勇双全、爱憎分明,是个十全十美的人物形象。B、西蒙诺夫的《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友谊。C、《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结尾一句“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课文中还有一些有些地方运用到了这种修辞手法,有辛辣的讽刺意味。D、《亲爱的爸爸妈妈》中引用了迪桑卡的诗句,其作用是歌唱孩子的可爱和对纳粹强盗的控诉。7.综合性学习(10分)阅读下面新闻链接,完成练习。新闻链接一:校园浪费现象严重记者走访了首都多所高校,发现“北大校园十大浪费现象”在高校中普遍存在。以学生食堂为例,每到就餐时间,各学生食堂内的残食桶很快就倒满了,里面堆满了只咬了几口的馒头和白花花的米饭。北大农园餐厅二层残食台负责清理的张师傅告诉记者,他每天能收起满满三大桶的残食,足有600斤。整个二层的3个残食台一天能收超过1000斤的残食。北大各餐厅每天产生的残食估计约有5吨。他说:“看到大学生们把好好的饭菜扔了,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摘自新华网)新闻链接二:直击中小学生粮食浪费现象10月14日,在第31个“世界粮食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走进校园,就我区中小学生在校就餐浪费情况进行了暗访和现场直击。14日中午,记者先后走进长寿中学和江南九年制学校,观察学生就餐情况。走到食堂旁边,看见泔水桶里已堆满了米饭、蔬菜、汤水皆有。这时,一个女生来倒饭菜,记者一问,女生答:吃不完就倒掉了。随后,记者站立了几分钟,陆续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