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等效替代法在物理学习中的妙用等效法是物理方法中应用广泛的重要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在效果等同的前提下,把实际的、复杂的物理过程变成理想的简单的等效过程来处理,可使计算大为简化,又可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学生学到的等效方法是从具体的实例中体验来的,他们对于等效法的认识是割裂的、分散的,往往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等效的两个物理现象应该具有相同的本质。这种认识上的错误妨碍他们对等效法的普遍性认识。实际上,等效法是不论性质的,这种思想方法准则只有一条,那就是保持效果相等。1.“曹冲称象”。曹冲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巧妙地测出了大象的体重。图1我们一块思考几个问题:(1)当时曹冲遇到什么难题?(称量工具量程不够)(2)出发点是什么?(化整为零、等效的原理)(3)具体如何实施呢?(控制住水的密度和船的吃水深度)2.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我们一块思考几个问题:(1)我们遇到的难题又是什么?(平面镜成虚像,不便于确定虚像的位置)(2)出发点是什么?(“视觉等效”)(3)具体如何实施呢?我们找一块平面镜还是透明玻璃呢?(当然是透明玻璃了,这样可以方便确定虚像的位置);操作步骤中在桌面上铺一张黑纸,又为什么呢?(为了更清楚的看到烛焰的像);看到后又如何记录下呢?(当然再准备一只与点燃蜡烛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啦)。把它放到玻璃板的后方,调整该蜡烛直至看上去也点燃似的,然后作好标记进行研究。3.研究等效电阻我们在研究电路的等效电阻时,强调电路效果相同的含义是什么呢?(应该是指保证电源电压恒定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相同)下面我们继续运用“等效”方法分析几个问题。(1)图2为一测量灯泡发光强度的装置。AB是一个有刻度的底座,两端可装两个灯泡,中间带一标记线的光度计可在底座上移动,通过观察可以确定两边灯泡在光度计上的照度是否相同,已知照度与灯泡的发光强度成正比、与光度计到灯泡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现有一个发光强度为I0的灯泡a和一个待测灯泡b,分别置于底座两端(如图2),我们如何测出待测灯泡b的发光强度?图2点评:本题看似很难,实际完全考查学生对题目信息的挖掘和对学习方法的迁移运用:等效替代。等效的思想是物理学习中重要的思想。①接通电源,移动光度计使两边的照度相同,测出距离r1和r2,即可得待测灯泡的发光强度Ix=。②测量多次,求平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