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初级中学2013届九年级物理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物理部分35分)17.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18.在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保温瓶里的水位高低,这是因为()A.随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B.随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变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变小19.有一天,小明同学在家中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A、12:01B、10:51C、10:21D、21:1020.在没有其他任何光源的情况下,如果舞台追光灯发出绿光照射到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则观众看到她()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红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21、.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下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A、3mB、4mC、5mD、6m22、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A.图甲和图丙B.图乙和图丙C.图甲和图丁D.图乙和图丁23.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状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凝固,后蒸发C.先液化,后汽化D.先凝固,后升华24.下面是小丽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A.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B.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C.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吸热来实现的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25.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到凸透镜20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1cmB、12cmC、20cmD、以上都不对26.发生地震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采取的自救措施中最切实可行的是()A.大声呼救B.用硬物敲击墙壁或水管求救C.静等救援人员来营救D.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27.现代火箭常用液态氢作燃料,这是因为液态氢具有()。A.较大的比热容B.较大的内能C.较多的热量D.较大的热值28.将一瓶煤油倒去一半,则剩下的一半()A.密度不变,比热容和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B.质量、比热容、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C.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D.比热容、热值和密度都不变29.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铜球和水,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铜球立即投入水中,则()A.铜球和水之间无热传递B.温度由铜球传给水C.内能由铜球传给水D.热量由水传给铜球30.初温相同的铜和铅,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3,若他们吸收相等的热量,铜升高的温度与铅升高温度之比是()A.1∶2B.2∶1C.2∶9D.9∶2(物理部分65分)六、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47、制造白炽灯泡选用金属钨为灯丝的材料,这是因为钨的_____________较高;测寒冷气温的温度计用酒精作测温物质,这是因为酒精的_______________较低。48、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0角从A物质射到B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49、右图中是四冲程内燃机的_________冲程,一个单缸四冲程柴油机的飞轮转速是1800R/min,则每秒钟完成_________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_________次。50、天气热极了,小红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寒暑表(如右图所示),当时室温为,该寒暑表的分度值为。于是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爽多了,这时她又看了看寒暑表,发现示数(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51、用锯条锯木,锯条的温度升高,这是用________1020304050℃______的方法使锯条的内能增加;用酒精灯加热使试管中的水温度升高,这是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水的内能增加。52、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