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新课程新气象例析pH与STS相结合的中考化学题谭凌云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考命题更关注化学知识与STS的有机结合。pH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是重要的中考命题切入点,现撷取几道2005年的中考题,看pH是如何与STS相结合的。一、pH与生理现象类例1.人体口腔内唾液的pH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min,酸性逐渐增强,之后酸性逐渐减弱,至40min时趋于正常。与上述事实最接近的图像是()(2005年泉州市中考题)解析:该题用文字描述了进食后口腔唾液pH的变化过程,只要抓住“约为7”“酸性增强”“酸性减弱”“趋于正常”这些关键字眼,你就掌握了变化过程,再利用数学函数的知识分析图像便可得出答案。答案:B二、pH与生活常识类例2.人类的第二杀手——心血管疾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这类疾病患者大多属于酸性体质,应经常食用碱性食品。根据以下表中的信息,这类患者应经常食用的食物为()。食物苹果葡萄牛奶豆制品pH2.9~3.33.5~4.56.3~6.67.4~7.9A.牛奶B.苹果C.豆制品D.葡萄解析:本题要根据pH来判断物质的酸碱性。pH在0~14之间,小于7为酸性,等于7为中性,大于7为碱性。豆制品的pH为7.4~7.9,在碱性范围内。答案:C例3.经检测,生活中一些常见食物的pH如下:食物豆浆牛奶葡萄汁苹果汁pH7.4~7.96.3~6.63.5~4.52.9~3.3人体疲劳时血液中产生较多的乳酸,使体内pH减小。缓解疲劳,需补充上述食物中的()A.苹果汁B.葡萄汁C.牛奶D.豆浆(2005年玉溪市中考题)解析:食物的pH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通过摄取偏碱性的食物可中和血液中的乳酸。本题的立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精神,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答案:D三、pH与工农业生产类例4.几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如下:水稻6.0~7.0、棉花6.0~6.8、甘蔗6.0~8.0、烟草5.0~6.0、茶树5.0~5.5。取某地土壤浸出液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略显蓝色。则这种土壤适宜种植的作物是()A.水稻B.棉花C.甘蔗D.茶树(2005年常州市中考题)解析:由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可知土壤浸出液显碱性,根据题目提供的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选择的作物应为甘蔗。答案:C四、pH与环境保护类例5.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中国环保网后,绘制出四个地区2002年度全年降雨的平均pH柱状图,则图中雨水酸性最强的地区是()A.I地区B.II地区C.III地区D.IV地区(2005年广州市中考题)解析:酸雨监测是环保的重要内容,试题以图示的形式提供了四个地区雨水的年平均pH,通过读图和比较数据即可判断。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