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二中2016级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B.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C.神权与王权结合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2.秦汉开始,县有等第之分,当时以该县户口多寡来划分。唐代开始,县的分等标准明确规定为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来分等。清代则将“冲繁疲难”作为政区分等的正式依据(交通频繁曰冲,行政业务多曰繁,税粮滞纳过多曰疲,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曰难)。从县的等第划分演变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A.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B.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C.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D.中央管理地方的程度逐渐加强3.《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一书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A.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D.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4.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A.罢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B.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C.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D.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5.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机构的改革与完善是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表现。下列对这三个机构的表述正确的是()A.机构成员均由抽签选举产生B.陪审与审判权仅归民众法庭C.五百人议事会负责日常事务D.城邦成员必须参加公民大会6.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如下观念()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人人平等,公正至上C.以牙还牙,以眼还眼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7.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怪物”是指()A.联邦体制的国家B.邦联体制的国家C.君主立宪制国家D.民主共和制国家8.1873年,保皇党人麦克马洪继任法国总统。1877年,他解散众议院,但再次选举的议会共和派仍然保持多数,最终麦克马洪承认:“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体制”。这体现出当时法国()A.总统常有违宪行为B.总统丧失制衡议会权力C.议会必须对总统负责任D.共和之路曲折艰难9.1734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在他的《英国书简》中写道:“英国的……《权利法案》已经如此的完美,使得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在几乎所有君主国家被剥夺的自然权利。”这主要基于()A.英国《权利法案》是最完美的法案B.英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君主制度遭到否定D.英国人民获得了普遍的民主权利10.关于《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条款的规定,英国人认为:“同英国臣民进行贸易的中国臣民将不因为他们那方面进行交易而承受特别的负担或特殊的苛捐杂税”。清政府认为:这个税率(值百抽五)比现有的帝国税率(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还高,所以应允了英方的要求。中英双方不同的认识说明()A.中国逐渐丧失对民族工业的保护B.英国通过该条款进一步控制中国C.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的概念D.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市场11.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