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赶走了鸟类⑦真该感谢多年训练出来的“冷静”。“冷静”告诉我:别理他,他会骂你神经病、疯子。再做一次于事无补的神经病、疯子有什么好处?⑧“冷静”还安慰我:再说骂他一个人有什么用?回头你可以写文章骂,告诉更多的人爱护鸟类。⑨不久,我在家里还接待了丈夫的朋友的朋友,那家伙在饭桌上大谈他捕鸟的本呈,最高纪录是三天打死二百二十只,而我虽然心里难过愤怒,居然没有把他赶出去。⑩我们的大众可以容忍凶残者的胡作非为,却容忍不了年轻人的“异常举动”。我就是人们矫枉过正的典范,几年前还热血沸腾,几年后就如此“冷静”了。⑾我会写文章吗?或许。在所有的人中,文人最会自我安慰,发现自己软弱卑微但又不愿承认,总会写些慷慨激昂的文字痛骂那些他们想痛骂的人,虽然他想痛骂的人根本不留意任何书和报纸,自己却很可以在自己的文字中坚强勇敢伟大一会儿。⑿我早已是“好人”了。大家都说我是个“好人”,好妻子好妈妈好媳妇好朋友好同志,但我却蜕化成了罪犯最可耻的同谋。驱赶鸟类的不仅是枪手和伐木者,更多的是像我这样视而不见和冷眼旁观的“好人”。⒀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我无法不怀念鸟声,像怀念因为我疏忽而远走他乡的最亲密的朋友。⒁一处浓阴,三五只鸟,曾把我和喧闹的世界隔开。那清丽的歌声沁人心脾,一洗心上尘埃和身上的疲惫,任何人类的语言无法代替。⒂没有了自由的鸟的鸣唱,便无处可逃,拥拥挤挤跌跌撞撞的世界的喧闹包围了我,无处不在。⒃在喧闹的人的世界中,我重新寻找我们口口声声的“人类朋友”——鸟类。⒄“我们的朋友”在鸟市上被明码标价。⒅“我们的朋友”被搬上各式各样的餐桌,塞进各式各样的嘴里。⒆我们这样待“朋友”太久了。不用多久,我们这些“好人”的后代只能到鸟市上去认识“我们的朋友”了。⒇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我无法不担心我和我的同类。鸟是人类的长喉,向上帝传达的人的声音,而空中飞过的鸟则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一个民族的镜子,反映着人之所以为人的最起码的良知。(21)鸟声渐远。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1、文章标题是“谁赶走了鸟类”,阅读全文后,你认为这里的“谁”指的是什么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①段中加点的“竖着耳朵”和“谛听”,从内容上看,作者要突出强调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较下面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个表达效果好,为什么好。①小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些青枝嫩杈,那是些理直气壮的人信手折下又信手扔下的,它们露宿一夜后绝望地挺着身子。②小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些青枝嫩杈,那是有些人折下又扔下的,它们露宿一夜后绝望地挺着身子。4、文中写了作者没有阴止举着汽枪打鸟的男人的行动,写这件事时作者详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详写?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文意,依次填到第⑥段[A][B]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A、甚至虽然B、甚至何况C、但是虽然D、但是何况6、第⒂段中,作者说“无处可逃”、“无处不在”,她是说谁“无处可逃”,什么“无处不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文章末段说“鸟声渐远。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从全文看,你认为,“渐远的”除了“鸟声”还有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积累:①人的体内有奔腾的江河,它是鲜红色的。这红色的江河就是血液。②(人体的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呢?这是因为人的血液里有大量的红血球,红血球里充满了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当它吸取新鲜的氧气时,带铁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就使血液变成红色。)也许你会奇怪,铁与氧结合会变成铁锈,为什么人体中的铁不会生锈呢?原来,血液中的铁被“锁”在血红蛋白的复杂结构里,可以吸取和放出氧,却无法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因而也就不会生锈了。③人的血液里还有白血球,白血球是圆形的。其实,它不是白色的,而是无色的,医生在验血时为了看清它们,才将它们染上白色。白血球是保卫人体健康的勇士,它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