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化学 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课时练习1 鲁科版必修1高一VIP免费

高中化学 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课时练习1 鲁科版必修1高一_第1页
1/4
高中化学 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课时练习1 鲁科版必修1高一_第2页
2/4
高中化学 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课时练习1 鲁科版必修1高一_第3页
3/4
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一课时40分钟内完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通过对金属钠与水反应现象的观察,不能分析得出的结论是:()A、金属钠熔点低B、金属钠密度小C、金属钠导电性强D、金属钠化学性质活泼2、金属钠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最后变为:()A、Na2CO3B、Na2O2C、NaOHD、Na2O3、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能产生沉淀的是:()A、硫酸铜溶液B、稀硫酸C、氯化钠溶液D、氯化钾溶液4、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是白色固体B、都是碱性氧化物C、都能和水反应生成强碱溶液D、都能和水反应生成O25、①钠比水要轻;②钠的熔点比较低;③钠与水反应时要放出热量;④钠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某学生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滴有酚酞的水中,该实验能证明上述四点性质中的:()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全部6、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作用时,当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改变时,生成物不会变化的是:()A、C与O2B.Na与O2C.Fe与O2D.NaOH与HCl7、将4.6g金属钠投入到95.6g水中,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是:()A、8%B、7.8%C、6%D、4.6%8、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要在家庭将它们区分开,下面的方法可行的是:()A、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C、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剧烈的程度D、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9、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0.88g·cm-3,不溶于水,不与钠反应)各50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做上下跳动10、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HCl,最好将混和气体通入盛有什么溶液的洗气瓶:()A.浓硫酸B.氢氧化钠溶液C.NaHCO3溶液D.饱和Na2CO3溶液二、双选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1、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钠的化学性质活泼,所以它在自然界中不能以游离态存在B.钠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可以把钛、锆、铌等金属从它们的卤化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C.钠在化学反应中化合价常常降低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发出黄色火焰12、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少量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熔成小球并沉到液面下B.有气体生成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D.溶液变浑浊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三、填空题13、目前世界上多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生产金属钠:2NaCl(熔融)2Na+Cl2↑。已知物质A、B、C、D、E、F有如下转化关系:ACENaClNaClNaClNaClBDF⑴试根据上述变化写出A、B、C、D、E、F可能的化学式:ABCDEF⑵请写出C+D→NaCl以及E+F→NaCl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四、简答题14、在学习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时,同学们分别做了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他们记录了现象并做了相应的解释。下面是其中几位同学的实验现象记录与分析:现象解释①钠与水反应剧烈,迅速燃烧,并伴有黑烟钠是易燃物且燃烧后生成黑色物质②将钠放入水中,钠与水反应剧烈,很快发生爆炸钠是易爆物品,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引爆了金属钠③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咝咝”的响声钠的密度比水小,反应产生气体④钠游到哪里,哪里就变红,最后钠消失,整个溶液变红钠是碱金属,在水中显碱性⑴根据以上现象,你认为哪些操作是不规范的?为什么?(4分)⑵你认为对现象的解释,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8分)五、计算题15、一块表面已经氧化为氧化钠的金属钠的质量为10.8克,把它投入到100克水中,在常温下放出氢气0.2克,求:⑴金属钠的纯度为多少?⑵被氧化的金属钠的质量为多少?⑶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⑷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参考答案(第一课时40分钟内完成)选择题(略)13、⑴Na,Cl2,NaOH,FeCl3,Na2CO3,CaCl2⑵①3NaOH+FeCl3====Fe(OH)3↓+3NaCl②Na2CO3+CaCl2====CaCO3↓+2NaCl14、⑴由现象①推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化学 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课时练习1 鲁科版必修1高一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