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教学内容1.化学平衡图象的特征分析2.化学平衡问题研究的重要思维方3.有关转化率的判断计算学习指导:1.方法:(1)注重纵坐标和横坐标所对应的物理量.,(2)弄清纵坐标和横坐标两种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图或析图时要注意变化的方向、趋势、程度,.如考虑是直线还是曲线?是上升还是下降?到一定时是否会不再改变?若是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直线,斜率是否相同?若是两曲线,它们的曲率是否相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必须思考清楚。.(3)抓住关键的点:如原点、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拐点)、交点等.。2.图象类型(1)横坐标——时间(t)纵坐标——反应速率(v)或某物质浓度(C)或某成分的百分含量(A%)或某反应物的转化率(A)特点:①到达平衡后图象中一定将出现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简称“平台”.②出现转折“平台”的先后取决于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而时间的长短又取决于反应速率的大小.温度(T)一定,压强(P)越大,V正、V逆越大,t越小压强(P)一定,温度(T)越大,V正、V逆越大,t越小T、P一定,使用正催化剂后V正、V逆均增大,t缩小.③“平台”的相对高低,则由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来决定.“平台”越高,说明条件越有利于纵坐标对应物理量的提高.反之,则不利.例1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pC(g)+Q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测得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A.T1<T2,P1>P2,m+n>P,Q<0B.T1>T2,P2>P1,m+n<P,Q<0C.T2>T1,P2>P1,m+n<P,Q<0D.T1>T2,P2>P1,m+n>P,Q>0(2)横标——温度T纵标——百分含量A%或转化率A或反应速率C特点:①横坐标为T时,纵标对应的各物理量均随T变化而变化.②若测得在不同温度下经过足够长时间达平衡时A%、αA、C均随T单调变化.③若测得在不同温度下经过同一时间在某一时刻测得A%、αA、C随T变化而可能呈现先上升→达最高点→下降的变化趋势1例2.右图为条件一定时,反应2NO+O22NO2+Q(Q>0)中NO的最大转化率与温度变化关系曲线图,图中有A、B、C、D、E五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A.B和CB.A和EC.ED.A和C例3.下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力)的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L(s)+G(g)2R(g)-Q(吸热)在图中Y轴是指A.平衡混合气中R的质量分数B.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C.G的转化率D.L的转化率例4(2006江苏卷).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Ⅰ:△H>0,P2>P1B.反应Ⅱ:△H<0,T1>T2C.反应Ⅲ:△H>0,T2>T1;或△H<0,T2<T12D.反应Ⅳ:△H<0,T2>T1例5(2005全国卷Ⅰ).下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X、Y、Z均为气态C.X和Y中只有一种气态,Z为气态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H>0巩固练习:1、如右图所示表示平衡混合物中x的百分含量在不同的压强下,随湿度变化的情况,在下列平衡体系中,x可以代表用下横线标明的物质(反应中各物质为气态)的是()A.N2+2H22NH3△H<0B.H2+I22HI+△H<0C.2SO32SO2+O2△H>0D.4NH3+5O24NO+6H2O△H<02、在溶积固定的4L密闭容顺中,进行可逆反应:X(气)+2Y(气)2Z(气)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υ(正)、υ(逆)与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A.X的浓度的减少B.Y的物质的量的减少C.Z的浓度的增加D.X的物质的量的减少3.今有反应X(g)+Y(g)2Z(g)+△H<0若反应开始经t1秒后达到平衡,又经t2秒后,由于反应条件的改变使平衡破坏,则t3时又达到平衡,如图表示,试分析,以t2到t3秒曲线变化的原因是()A.增大了X和Y的浓度B.使用了催化剂C.增加了反就体系的压强D.升高了反应的湿度4.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钾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3O-+HSO3-→SO42-+Cl-+H+(未配平)。已知该反应的速率随c(H+)的增大而加快。下列为用ClO3-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