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永安初级中学2013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涂卡训练历史试题苏教版(考试形式:开卷;时间:6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写在相应的答题卡内,每小题1分,共26分。)1.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A.封建制的法规B.禅让制的规则C.世袭制的传统D.分封制的义务2.《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奖励军功D.建立县制3.秦朝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朝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D.国家的产生和发展4.“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就是断绝“北语”即鲜卑语的流传,而把“正音”即汉语作为官场通用的语言。此次改革是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忽必烈改制D.戊戌变法5.一位史学家说,中国扩展自己的海上力量,是受最内在的动机所激发,而绝非一次探险。作为一个新建王朝,明朝需要威望,而威望的实现则是需要外国访客带着货物到中国,然后中国人把它们作为象征性的“贡品”接收下来。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尽管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但他们还是在追求一种外交上的认可。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张骞通西城B.玄奘西行C.鉴真东渡D.郑和下两洋6.在某中学的研究性学习课上,同学们为右表所示材料草拟了四个研究性学习主题。其中最恰当的是A.君主集权制度空前强化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对外交往的繁盛与冲突D.多政权并立与闭关锁国7.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于2013年4月25日至26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华期间,法国皮诺家族26日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你知道这两件国宝是什么时期流失海外的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8.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1949〜1956年应该填时期主题词1894~1912年推翻帝制,走向共和1921~1935年开天辟地,渐趋成熟1949~1956年1978~2001年改革开放,坚定不移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星星之火,力挽狂澜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D.民族独立,获得新生9.“这场不是战争而称为‘警察行动’的战争结束了……美丽的岛屿变成了一片废墟……战争开始于三八线上,三年之后,战争结束于几乎同一地点……”文中描述的战争是A.苏德战争B.太平洋战争C.解放战争D.朝鲜战争10.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取得一系列成就,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的是材料1653年顺治册封“达赖喇嘛”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1762年清朝设置伊犁将军1792年乾隆制定“金瓶挚签”制度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④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③④11.右图所示的是1978年12月一次重要会议的公报,其主要内容应是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确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C.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D.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12.“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这里的“新鲜思想”的流出是指A.基督教产生B.文艺复兴发生C.新航路开辟D.启蒙运动兴起13.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拿破仑的“功”与“过”展开了讨论。他们对拿破仑的下列评价,错误的是A.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B.打败欧洲反法同盟,解除外来威胁C.建立军事帝国,维护封建专制统治D.发动侵略掠夺战争,导致帝国崩溃14.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相同点是A.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专制王权同议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