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道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B.鲁国国君C.卿大夫D.士2.范文澜《中国通史》中写道:“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这一说法表现的是古代哪一种制度()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度D.世卿世禄制3.《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B.设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C.设御史大夫为副相,负责监察百官D.设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5.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B.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C.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D.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6.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A.尚书省B.参知政事C.枢密院D.军机处7.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老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D.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8.下列选项中,通过限制地方来加强中央的措施有①西汉“推恩令”、刺史制度②唐朝三省六部制③宋朝设立文臣知州、通判④明朝废丞相、设殿阁()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9.“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上述材料中的“我朝”是指()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10.“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特别的政府部门”中的成员指()A.丞相B.殿阁大学士C.内阁大臣D.军机大臣11.北京故宫“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写道:“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奉旨笔录,上传下达12.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A.《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B.《浅议我国夏商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13.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没有资格入选古代雅典陪审法庭的是()A.①②④B.③④C.②③D.①③④14.《辞海》对“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充分成熟B.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C.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D.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15.下列图示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