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二附中南校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第I卷(共计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计60分)1.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每百吨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B.和互为同位素C.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D.最外层电子数为2,具有较强金属性2.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原子量依次递增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3.A、B、C、D四种元素,其离子A+、B2+、C-、D2-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DB.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2+>A+>C->D2-C.A、B、C、D四种元素可能属于同一周期D.A、B、C、D四种元素一定属于短周期元素4.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Cl2B.Na2O2C.H2O2D.MgCl25.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流由D导线C;③A、C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A>B>C>DB.A>C>D>BC.C>A>D>BD.C>B>D>A6.对于A2+3B2=2C+2D反应,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速率最快的是()A.v(B2)=0.8mol/(L·s)B.v(A2)=0.4mol/(L·s)C.v(C)=0.6mol/(L·s)D.v(D)=0.7mol/(L·s)7.现代科技将涂于飞机表面,可吸收和屏蔽雷达波和红外线辐射,从而达到隐形目的。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的数据正确的是()A.84B.41C.125D.2098.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粒子半径:S2->Cl>S;②氢化物稳定性:HF>HCl>PH3;③离子还原性:S2->Cl->Br->I-;④单质氧化性:Cl2>S;⑤酸性:H2SO4>HClO4;⑥碱性强弱:KOH>NaOH>Mg(OH)2A.①B.③⑥C.②④⑥D.①③④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条件下,增加反应物的量,必定加快反应速率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则逆反应速率也一定增大C.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总是和逆反应速率相等D.使用催化剂一定会加快反应速率10.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A.半导体材料B.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C.制农药的材料D.制催化剂的材料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IVA元素最不活泼B.过渡元素就是副族元素C.第IVA元素即为第十四纵行D.第IA元素所含元素种类最多12.根据图中包含的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1mol氯化氢气体,反应吸收248kJ的能量B.436kJ/mol是指断开1molH2中的H-H键需要放出436kJ的能量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放出183kJ的能量D.431kJ/mol是指生成2molHCl中的H-Cl键需要放出431kJ的能量13.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锈蚀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反应速率更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15.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A.氯化氢溶于水B.加热使冰融化C.加热使氧化镁熔化D.氯化钠溶于水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B.化学反应速率只能加快不能减慢C.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浓度D.增加反应物的用量一定能增大反应速率17.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B.灼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