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2017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5分,共75分)1.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B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C《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D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2.清代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写道:“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段话反映的现象是A棉织品比丝织品更加美观B黄道婆的功劳前无古人C清代无论贵贱都穿棉衣D棉织品成为主要生活衣料3.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徽人在苏州镇抚司衙门之前兴建徽郡会馆,后又在阊门外上塘街建新安会馆。同治年间,在南显子巷再建安徽会馆。苏州府属各城镇还有一些徽人的会馆。据此可知A徽商的形成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果B清朝时期徽商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商帮C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商品经济非常发达D太平天国运动使徽商为躲避战乱大量移居苏州4.清顺治十八年,朝廷派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当时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避免海难发生B防止鸦片走私C杜绝西方思潮D严格控制对外贸易5.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说:“要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非末。”明太祖这一做法说明中国古代A农业一向比较发达B明朝统治者重农抑商C手工业一向比较发达D统治者一贯重农抑商6.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A美洲B亚洲C非洲D大洋洲7.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A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B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8.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9.“17世纪和l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来,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年份18701900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个)78000272000产量(吨)320000029500000投资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B工业革命的需求C中西文流的加强D世界市场的形成10.“万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当瓦特研制成功这项动力技术时,中国正值A开元盛世B明朝万历年间C康乾盛世D清末新政11.右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工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A行业竞争激烈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D劳动生产率快速12.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有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类企业。这座城市应该是A上海B重庆C苏州D沙市13.下表反映出的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18951913增长货物性质中国进口1.7亿5.703.3生活消费品占中国出口0.281.668.0农产品、手工业产A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B中国民族工业两次发展都是外向型的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利用了大量外资D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压制14.政府一面让出洋幼童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科技等知识,一面要求幼童学习汉语和四书五经、圣谕广训,向他们灌输三纲五常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这表明政府主张A西学中源(欧洲的科学知识起源于中国)B君民共主C中体西用D道德救国15.严复说:“牛有牛的‘体’和‘用’,马有马的‘体’和‘用’:牛之‘体’决定了它有负重之‘用’,马之‘体’决定了它有致远之‘用’;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好比要求‘以牛为体’来求马之‘用’。”这说明洋务派A中西结合,找到了富强的根源B不符合西学东渐(欧洲的科学知识向东方中国扩展)的历史潮流C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