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公私分明守住亲情关22.在文明历史研究中坚定文化自信53.把好“三关”强化党务干部“双培养”84.做“让人放心”的年轻干部125.创新驱动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156.警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象197.在“继续进行自我批评”中保持蓬勃生机258.从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深刻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309.清则近醇淡则存真3710.对权力时刻保持敬畏之心40公私分明守住亲情关慕振东发表时间:2022-07-257月16日,山东省烟台市一女子违章停车,被交警丈夫贴了罚单。面对女子“我的车你也贴呀”的疑问,丈夫回答:“谁让你违章停车,我这是公私分明,从我零钱里扣。”对此,网友点赞,这是一位认真负责的好交警,也是一位公私分明的好丈夫。对家人特别是配偶严管严教,既是一个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也是党规党纪对领导干部的明确要求。同样是被贴罚单,甘肃省平凉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务副市长黄继宗的妻子,仗着丈夫权势,将一沓钱甩到交警眼前,叫嚣着以后她的车就不能贴罚单。而黄继宗自身不正、底气不足,对妻子从未真正板起脸来教育约束过。对于夫妻双双被查,当地干部群众曾早有议论:“黄继宗出事,一定出在他老婆身上”。从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是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主要原因之一。“家风败坏,对家人不管不教”“大搞权力寻租和家族式腐败”“利用职务影响为其子经营活动谋取利益”……2021年至今,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中管干部党纪政务处分通报中,违纪违法行为涉及家属、亲属的占比超过半数。培育良好社会风尚,筑牢拒腐防变防线,领导干部守住亲情关,管好家人亲戚、管好身边人身边事很关键。守住亲情关,严格家教家风,既要自己以身作则,又要对亲属子女看得紧一点、管得勤一点。对于交警丈夫的秉公执法,女子欣然接受。她说:“丈夫很正直,让我长长记性。”家风不是小事,但体现在小事上。对待家庭生活中小事琐事的态度和做法,折射出的就是家风家教。从“嘚瑟孩子‘内定’名校”到“你对严书记的女儿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从“孩子过年收大额压岁钱”到“对儿子收商人200万现金默许”……这样放纵偏私护犊子式的家教家风,就是失管失教。领导干部对“家里那点事”要留留神,对家人的不当行为严肃批评、违规请托果断拒绝,防微杜渐,做到“公”与“私”界限分明。“正家,而天下定矣。”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其家风家教不仅关系一身之进退、一家之荣辱,而且关系一个地方、一个领域、一个单位的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纵容、默许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职务影响谋取私利的党员领导干部要严肃处理,做深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做实做细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守纪律规矩、严明公私界限、严格家风家教,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在文明历史研究中坚定文化自信沈若冲发表时间:2022-07-2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中华文明发展史的研究和宣传,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在今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前不久在考察世界文化遗产交河故城时,他再次深刻阐明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的重大意义,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