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伟大的抗日战争(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超级全能生”选考联考)“沈阳事变”是向以华盛顿会议条约为代表的战后亚太地区国际体系的首次严峻挑战。……日本的单方面侵略逃脱了处罚,除了受到国联的责难,没有招致各国的联合反对,正如中国的代言人频频哀叹的,日本人选对了时机。关于日本发动“沈阳事变”的时机分析不正确的是()A.苏联正在“勒紧了裤腰带”推进工业化B.蒋介石对中共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C.《洛迦诺公约》签订确立互不侵犯原则D.资本主义世界关税战、市场战激烈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的认识和理解。“沈阳事变”即1931年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结合所学,此时苏联正在“勒紧了裤腰带”推进工业化,蒋介石正对中共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此时正是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关税战、市场战激烈,A、B、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洛伽诺公约》的签订是在1925年,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2.从2017年开始,中国大陆教材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将“8年抗战”修改为“14年抗战”。以下史料中能对这一“修改”提供印证的有()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选A。本题考查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期间中国军民抗战的相关史实。根据所学,①发生于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②发生于1935年华北事变后;③八路军是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的;④张自忠将军殉国是在1940年的枣宜会战中。结合题意,③④排除。故选A。3.1936年“双十节”(中华民国的国庆节),《济南晨报》发表文章,指出“国难,国难,多难未必兴邦;国庆,国庆,请问何庆之有”。导致“国难”的事件包括()①九一八事变②华北事变③西安事变④八一三事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A。抓住题干时间“1936年‘双十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国难”的事件有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5年华北事变,故①②正确,选择A项。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而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故③在时间和内容上均不符合题意;八一三事变发生在193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④错误。4.(2020·金华十校联考)“今日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这段文字出自()A.“八一宣言”B.《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C.《自卫抗战声明书》D.《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解析:选D。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洛川会议的内容及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关键信息是“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全民族抗战”,可判断这是中共洛川会议的决议,D项正确。A项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B项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文件;C项是国民政府发表的抗日宣言,三者都没有涉及“全民族抗战”的决策。5.(2020·暨阳联谊学校联考)“喋血沪淞飚,击寇侵嚣。蹈火赴汤戎百万,三月胶鏖。国破岁明昭,众志铿骁。……”与此诗歌反映事件关联合理的是()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B.此事件以八一三事变为开始标志C.中国军队取得抗战来首次大捷D.期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惨案解析:选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是在华北事变之后,故A项错误;“喋血沪淞飚,击寇侵嚣”指的是淞沪会战,淞沪会战的起点是八一三事变,故B项正确;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的是平型关战役,故C项错误;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是在淞沪会战之后,故D项错误。6.(2020·台州高三期末)“□□舰舰长萨师俊在长江中游□□与日机互击阵亡。今日党政军长官均到其家吊唁。”1938年11月1日,《申报》刊发题为《华军舰长萨师俊阵亡》的短讯,出于战时保密的考量,对军舰及与日军交战地做了模糊处理。该军舰参与的战役()A.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B.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C.使抗日战争由此进入相持阶段D.取得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解析:选C。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是1937年8月至1937年11月的淞沪会战,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38年3~4月的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