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一、选择题(10*2=20分)1.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A.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B.两河流域,拉丁字母C.印度河流域,甲骨文D.两河流域,楔形文字2.“圣诞节”是西方社会的重大节目,它与哪一宗教信仰有关()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3.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近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就产生许多伟大的人物。”这里的近代世界的曙光“是指()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新航路的开辟C.文艺复兴运动D.工业革命4.19世纪中期人们在英国旅行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有()①火车②汽车③汽船④飞机A、①②B、②③④C、①③D、③④5.依据所学知识判断,“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是英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国王权力的变化?()A.《权利法案》颁布后B.工业革命期间C.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D.英国共和时代6.拿破仑说:“我的真正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关于这一切的回忆。但有一样东西不会被人遗忘,它将永垂不朽。”拿破仑所说的这样“东西”是指()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拿破仑法典》7.在殖民扩张的相互斗争中,最后战胜荷兰、法国,取得世界殖民大国地位的是()A、英国B、西班牙C、美国D、葡萄牙8.2008年奥巴马赢得大选,美国产生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能够当选总统得以于那部法律文献的颁布()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B.《宅地法》C.《独立宣言》D.1787年宪法9.如果将资产阶级革命喻为“地震波”,那么以下传到顺序比较恰当的是()A.英国法国美国B.法国英国美国C.英国美国法国D.美国英国法国10.新航路开辟后,首先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是()A.葡萄牙和西班牙B.西班牙和荷兰C.英国和法国D.英国和荷兰二、归纳列举(10*1=10分)1、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人物:(1)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的皇帝------(2)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一位戏剧大师--------(3)《国际歌》的曲作者-------(4)近代日本进行改革的天皇-------(5)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重大贡献-------2、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列出相关的事件:(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2)无产阶级专政建立政权第一次伟大尝试--------(3)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的标志是-------(4)法国大革命高潮的标志是--------(5)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三、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材料二: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⑴结合材料分别写出二次改革的名称。(2分)⑵最能体现材料二改革性质的是哪一条款?(1分)⑶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什么认识?(1分)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材料二:革命的烈焰讲国王推上了断头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见证了法国人民的伟大壮举……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1)“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了该国怎样的政治制度?(1分)(2)什么事件点燃了材料二中“革命的烈焰”,从而揭开了这个国家革命的序幕?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谁?(2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总结这两次革命的相同性质是什么?两个国家人民的共同追求是什么(2分)四、探究题:1.建立法治社会是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符合现代社会政治民主化的要求,各国政府都注重民主与法治的建设。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不仅用暴力形式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而且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用法律的形式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