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时间:45分钟)[基础过关题]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Cl2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C.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D.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解析B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C中海水中的钾元素为K+,需经化学变化转化为钾单质;D中是势能转化为电能。答案A2.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产物溶于水后得到棕色的溶液B.铁与氯气、盐酸反应均生成三氯化铁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出现D.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并有白烟生成解析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氯化铜溶于水得到蓝色(或蓝绿色)溶液,A项错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B项错误;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而不是白色火焰,D项错误。答案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B.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C.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的氧化性D.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解析氯气与氢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在光照或点燃的条件下能发生爆炸,A错,氢氧化钙溶液浓度小,实验中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B错,排除A、B项;新制氯水中含有Cl2、HClO具有强氧化性,久置氯水的成分是稀盐酸,无强氧化性,C正确;HCl和Cl2气体与AgNO3溶液作用均可产生沉淀,D错。答案C4.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泡(H+)B.使红色布条褪色(HClO)C.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红色(HCl)解析氯水显酸性,能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CO2气体;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氯离子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因此选项ABC都是有关系的。选项D中,氯化氢不能氧化亚铁离子,选项D关系不正确。答案D5.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MnO2和浓HCl及如图装置制备Cl2。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A中应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B.A中缺少加热装置C.B中盛放的NaOH溶液可以净化Cl2D.D中的导管口若连接倒置漏斗可防止倒吸解析本题考查Cl2的制备,旨在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与设计能力。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应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氯化氢和氯气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B中不能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答案C6.溴是海水中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地球上90%的溴元素以Br-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所以人们称溴为“海洋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海水中提取溴时,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苯与溴水反应生成溴苯C.可以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D.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一定会发生如下反应:2Fe2++4Br-+3Cl2===2Fe3++2Br2+6Cl-解析从海水中提取溴,一般要经历浓缩、氧化和提取三个步骤,A不正确。苯只能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B不正确。FeBr2与Cl2反应时,因Cl2的量不同,生成物也不同,题目中没有说明Cl2与FeBr2的量的关系,故D不正确。答案C[应试提升题]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碘水中加入少量汽油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紫红色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雾C.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将阴极气体产物通入碘化钾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D.溴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橙红色解析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上层颜色应变为紫红色,下层颜色变浅,A项错误;CuCl2是固体应为烟而不是雾,B项错误;电解NaCl饱和溶液,阳极产生的Cl2能使碘化钾淀粉溶液变蓝,C项错误。答案D8.(金华联考)下列能够检验出KI中是否含有Br-的实验是()A.加入足量的新制氯水,溶液变色则有Br-B.加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褪去C.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CCl4振荡,有机层有色,则有Br-D.加入足量FeCl3溶液,用CCl4萃取后,取无色的水层并加入AgNO3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