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时间:40分钟)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及表示1,11元素周期律5,12,13,14粒子半径大小比较3,10综合2,4,6,7,8,9,15,16基础过关1.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不正确的是(B)解析:A为O的结构示意图;C为Cl的结构示意图;D为Cl-的结构示意图;B项Na的结构示意图为,Na+的结构示意图为,B不正确。2.(2017·湖南长沙月考)X和Y属于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上只有一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X可能是第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B.X可能是第三周期的金属元素C.Y可能与X同主族D.Y一定是金属元素解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X可能为Li,也可能为Si,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上只有一个电子,则Y可能为H,也可能为Li。X可能为Li,为第二周期金属元素,A错误;X也可能为Si,是第三周期的非金属元素,B错误;当X为Li,Y为H时,两者位于同主族,C正确;Y可能为H,也可能为Li,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为非金属元素,D错误。3.(2016·广东东莞高一检测)下列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B)A.Na+Cl->Na+>Al3+C.NaNa+>Mg2+>Al3+,A错误;S2-、Cl-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核电荷数Cl>S,核电荷数越大,离子的半径就越小,所以半径S2->Cl-,Na+和Al3+的核外都有两个电子层,核电荷数Al>Na,所以离子半径Na+>Al3+,对于电子层结构不同的微粒来说,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就越大,所以微粒半径S2->Cl->Na+>Al3+,B正确;对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来说,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小,因此原子半径Na>Mg>Al>S,C错误;D项,Na、K、Rb都是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就越多,原子半径越大,Ca、K是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小,因此元素的原子半径Rb>K>Ca>Na,D错误。4.(2017·浙江温州中学模拟)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A.原子半径:丙<丁<戊B.金属性:甲>丙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解析: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径:丙>丁>戊,A错误;甲与丙同主族,则金属性随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增强,则金属性:丙>甲,B错误;金属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减弱,C正确;甲在乙的左侧,所以甲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乙的最外层电子数,D错误。5.(2017·北京东城区期末)下列说法中,符合ⅦA族元素结构与性质特征的是(B)A.原子易形成-2价阴离子B.单质均为双原子分子,具有氧化性C.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减小D.氢化物的稳定性随原子序数递增依次增强解析:第ⅦA族元素,最外层有7个电子,原子易形成-1价阴离子,A错误;由元素周期律,C、D明显是说反了,B说法符合其结构与性质特征。6.(2016·河北武邑月考)A、B均为短周期元素,已知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B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则A、B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性质可能有(B)A.能与水反应B.能与NaOH溶液反应C.能与稀硫酸反应D.在空气中能燃烧解析:A、B均为短周期元素,则B元素L层电子数a+b=8,则A有2个电子层,故b=2,则a=6,故A的原子序数为8,为O元素,B的原子序数为14,为Si元素,则A、B形成的化合物为SiO2,SiO2不能与水、稀硫酸反应,也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可与NaOH溶液反应。7.(2017·湖南长沙月考)某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子式是HnRO2n-2,则在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D)A.3n-10B.12-3nC.3n-4D.3n-12解析:令HnRO2n-2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所以(+1)×n+x+(-2)×(2n-2)=0,解得x=3n-4,所以最低负价为3n-4-8=3n-12。故选D。8.(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模拟)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Z、X、Y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增强B.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最多有6种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