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高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第一学期第三次模块考试历史试题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共33题,每小题2分,总计66分)1.汉武帝巡游甘泉宫,匈奴得知消息后发动突袭,但此时武帝身边仅有少量护卫。汉武帝的小舅子时任大将军的卫青为了保护皇帝,在自己没有虎符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威望调集数万军队紧急前去勤王。当汉武帝见到卫青的时候,非但没有感激,反而大发雷霆,立即剥夺了卫青的权力,并从此以后冷落了卫青。请问汉武帝这么做的原因是()A.汉武帝认为卫青救驾来迟,故而生气B.汉武帝从来就不喜欢卫青C.汉武帝最害怕的就是有人绕过皇帝掌控权力D.汉武帝本打算独自抵挡匈奴2.小明十分喜爱中华传统文化,平时与人会面时都使用中国古代的“拱手”之礼,可自己总是记不住拱手的要领,请问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A.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B.左手握拳在内,右手在外C.右手握拳在下,左手在上D.左手握拳在下,右手在上3.小明帮助父亲做农活的时候偶然发现地下埋葬的一个已经破损的箱子,打开之后发现大量圆形金属,每一块金属中间都有一个小方孔,仔细辨认发现每一块金属上面还刻有“开元通宝”四个字,这时小明应当怎么做()A.用锄头赶紧把所有的类似物品刨出来,箱子扔掉,把所有的圆形金属交给村长B.立刻找废品的人把这些金属物品全部按市场价论斤卖掉C.立刻联系收文物的商人,用尽可能高的价格卖出去D.保持现场原貌,原地不动,给当地政府、公安或文物部门打电话说明情况4.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当遇到以下的案子时,判为合法的是()①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②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③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去卖了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5.伯利克里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A.全体国民B.全体成年国民C.所有的成年男子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6.《十二铜表法》第六表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这一规定从本质上表明《十二铜表法》()A.是以往罗马习惯法内容的汇编B.保护物品所有者的私有财产权C.限制贵族特权,维护平民利益D.深受西塞罗自然法思想的影响7.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8.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9.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反映了什么问题()A.法国宪法逐步得到补充与完善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C.走向民主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了民主化进程10.保罗·肯尼迪说统一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帝国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他所说的德国是()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国家B.有封建军事色彩的资本主义国家C.有民主政治特色的封建主义国家D.现代工业较发达的封建军事国家11.某部历史纪录片中有这么一段解说词:“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户缝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其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但事实恰恰相反,第三共和国却不断巩固,在历史上存在了70多年,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