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专题五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复习材料一.课标要求: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二.专题分析:本专题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后50多年来中国外交关系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三个时期:第一,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末)的外交政策和成就。;第二,介绍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和重大突破。;第三,介绍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和中国外交辉煌的成就。三.知识要点:1.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⑴外交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⑵基本方针:①“另起炉灶”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一边倒”2.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⑴苏联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⑵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士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②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⑶1954年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⑷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四.配套练习㈠选择题:1.二战后世界形势的根本特点是()A.殖民地获得独立,民族解放运动高涨B.资本主义世界严重削弱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全面对抗D.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基本外交方针中,哪一条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实现了在国际交往中的独立自主()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3.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其主要特点是()A.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关系B.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C.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D.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4.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当时主要是为了()A.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B.改善与港澳台的关系,促进祖国统一C.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D.缓和与美国的敌对情绪5.最能体现“一边倒”外交方针的是()A.不同美国建交B.同印度、瑞士等国建交C.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D.参加亚非会议6.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A.中印谈判B.中缅谈判C.中苏谈判D.中美谈判7.万隆会议上,中国为促进会议圆满成功提出的方针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求同存异”C.“平等互惠”D.联合反对殖民主义8.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取得的巨大外交成就主要表现在()A.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合作B.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D.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9.建国以后的外交政策和理论中,由周恩来首先对外阐述的是()①新中国的建交原则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求同存异”的方针④三个世界理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㈡㈡材料解释题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交关系文件集》第3集请回答:⑴材料二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⑵“这些原则”是由谁首先提出来的?⑶“这些原则”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有何意义?三、问答题11.建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参考答案]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CBCCABCB二、材料分析题10、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⑵周恩来。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三、问答题11、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成就:建国的第一年就同苏联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