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岳麓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二.学习目标:1、夏朝的公共权力(了解)2、商朝的内外服制度(识记)3、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掌握、理解)4、西周的分封制和商朝的外服制的区别(注意比较并掌握)5、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掌握)6、西周分封制破坏的原因及表现(识记)7、秦统一六国重要的原因(识记)8、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理解、掌握)三.重难点讲解:重点:1、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2、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难点: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教学过程]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一)夏朝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2、〈了解〉政治特点:大量的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夏代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概念解析公共权力:表现为一定社会政治组织及其代表者所具有的影响和支配他人的一种强制力量。公共权力为一般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在保证国家的统一完整、维持并促进社会正常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二)商朝1、商朝的建立: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族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2、商朝的统治(1)〈识记〉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由此可见,商王朝是以商部族为中心的附属国的联盟。商王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要点点拨臣服于商族的部族,大都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商王的中心地位。臣服只是在商王强大的军事征服下才结成的一种臣属关系,接受封号,表示对商王承担义务,商王则承认附属国所拥有的土地和臣民。这种臣服关系的维持,是以中央力量的强弱为转移的。(2)中央政权与各附属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商王对参加联盟的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3)充满神权色彩: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每日必定要占卜,遇事也必定占卜,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甲骨文就是商王占卜时所用的。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二、封邦建国〈掌握〉〈重点〉(一)周族的兴起周族是以农耕著称的古老部族,起初生活在关中地区,于商朝后期兴起。(二)西周的建立与稳定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定都镐京,史称西周。2、西周建立后,经历了短期的社会动荡,执政的周公修改了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大举实行分封,西周的政局稳定下来。(三)西周的分封制1、概念: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其目的是用来巩固其统治的一种统治制度。2、内容(1)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以都城为中心的附近地区被称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问题探究〈掌握〉西周新建封国与商代的附属国有何不同?提示:①商代的附属国是聚族而居,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西周新兴封国已开始打破商代附属国的血缘界限,人口结构复杂,由周人、土著居民、外迁殷人以及其它附属国的部族混合而成。②商代的附属国是被征服或主动臣服于商王的,附属国的首领与商王没有血缘关系。西周新兴封国的统治者主要是西周的王族、功臣和姻亲等,与王室有着密切的联系。③商代附属国对商王的义务不明确,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也是有限的。西周的诸侯国对周王有明确的义务,而且周王对诸侯国的控制力很强。(2)王畿以外的地区,周王分封给王族、功臣、姻亲、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进行治理。①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他们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处,或处在战略要地。这些亲族在分封时除土地外,还得到大量的物资、武装和人口等。②功臣、姻亲封国的待遇与亲族类似。③把一些殷商旧族强制迁徙到姬姓封国区域内,实行监督。④也分封了一些殷商降族。⑤还恢复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利用他们对付商人。3、影响(1)在分封中,周的亲族、姻亲的功臣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