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桂花李清照李清照(1084-约1151),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作者简介王灼《碧鸡漫志》:“自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赵死,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归。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作者简介(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生赵明诚为妻。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收藏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两人情趣相投,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后期)1125年,金兵始侵北宋,1127年北宋灭亡,44岁的她和心心相印的丈夫赵明诚被迫从北方逃难到江南,1129年8月,赵染病身亡,同年9月,金兵又犯南宋,孤苦的她继续辗转流离于江南,只身经历国破家亡的痛苦。南渡前: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闲愁、离愁——清丽婉转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越,家庭幸福,所以前期作品大多都写一些闺中情思,少女情怀,山水美景及思念丈夫的离情别绪。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思夫、思乡、思国(身世之悲、家国之思)浓愁、哀愁——沉哀凄苦鹧鸪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鹧鸪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思考:词中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请分别找出对应的语句。描写:议论: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鹧鸪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思考:词人描写的桂花具有怎样的特点?光泽:暗淡色彩:淡黄、轻黄体性:温雅柔和生长的地方:偏远味道:香浓桂花:外貌不扬而内秀丰富、品格高洁鹧鸪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赏析文章的议论。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明确:这些议论,既有正面阐述,又有通过拟人手法侧面烘托,更有抱怨屈原,为桂花正名,充分表现了桂花在词人眼中的形象——花中第一流、花中之冠。鹧鸪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古人咏物,往往托物言志或者托物抒情。李清照借“桂花”表现了怎样的情志?1.是作者傲世尘俗,乱世挺拔的正直性格的写照。2.桂花的品格和处境就是作者的品格和处境。她对这种品格的自珍和自信,就是对自己的人格志趣的自珍和自信。鹧鸪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小结咏物诗、词的鉴赏思路:物的特点寄托的情与志艺术手法主要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其他手法:比喻、象征、拟人、对比、衬托等。一切“花语”皆“情语”在小组内诵读自己所收集的有关李清照有关“花”这一意象的诗词,并对这首诗所寄托的情感作简单的赏析。咏梅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朱。《玉楼春》漠根香消玉减,须倍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