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2017年秋季七年级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2分)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感慨(kǎi)孤僻(pì)诀别(júe)嘈杂(cáo)B、赞誉(yù)粗犷(kuàng)尴尬(gà)笃志(dǔ)C、溢出(yì)静谧(mì)莅临(wèi)窥见(kuī)D、论语(lùn)延续(yán)痕迹(hén)须臾(yú)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3分)A、婉转嘹亮憔悴人声顶沸B、睫毛倜傥淅沥不求胜解C、草垛云霄侍弄咄咄逼人D、确凿寻觅逃窜翻来复去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西湖的春天是美丽的地方。B、茅盾是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里机具代表性的作家。C、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D、通过老师的帮助,使我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4、下列句子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每当下课铃一响,教室里总是人声鼎沸。B、我们去参观贾家洞总时,对古人的敬意油然而生。C、学校举行了庆国庆演讲赛,李名凭借咄咄逼人的演讲征服了评委,夺得了冠军。D、秋天悄无声息的来到了人间,淅淅沥沥的小雨勾起了多少文人的愁思!二、阅读《春》,回答5-7题(9分)小草偷偷地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密……………………封……………………线……………………内………………禁………………止………………答………………………………题…………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密……………………封……………………线……………………内………………禁………………止………………答………………………………题…………第2页共8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5、第一段虽然写小草,但写了人的动作行为,目的是()(3分)A、草地上有人在活动,所以要写。B、说明人们在春天来时心情很愉快,通过这些动作行为就可以反映出来。C、写人的动作行为,实际上是间接地写草地,突出草地的柔软嫩绿可爱。D、写了春草,又写了人的动作行为,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6、本文段共用了下列哪些修辞方法?()(3分)A、比喻、拟人、借代、B、拟人、比喻、排比、C、比喻、排比、引用D、拟人、借代、比喻、7、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句子的句序不能颠倒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三个句子是按颜色由深到浅的次序安排的。B、这三种颜色是和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一一对应的。C、“火”、“霞”、“雪”是按照从热到冷的次序安排的。D、这三个句子是按照春花开放的先后次序安排的。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8、加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而不思则罔(迷惑)B、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C、三十而立(立身,意即有所成就)D、择其善(善良)者而从之9、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第3页共8页A、温故而知,可以为师矣。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与朋友交而不信乎?D、吾十有五而至于学。1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它是儒家的经典著作。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是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C、“吾日三省吾身”告诉我们要经常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