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区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二)数学试卷(理科)题号一二三总分171819202122得分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标号字母填在下面的对应题目处。)题号12345678910答案1.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M,的定义域为N,则等于A.B.C.D.2.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A.4B.-5C.-6D.-83.如图所示,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底为1,高为2的矩形,俯视图是一个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B.C.D.4.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则;②“”是“函数无零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③;④命题“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数字是0,则这个整数能被5整除”的逆命题其中是真命题的为A.①③B.①②C.①④D.②③5.已知向量,则的面积等于A.1B.C.7D.6.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等于A.162B.165C.195D.1987.极坐标系中,点到直线的距离是A.B.1C.D.38.设中心在原点的椭圆的离心率为,焦点在轴上,且长半轴长为10,若曲线上任意一点到椭圆C的两个焦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6,则曲线的方程为A.B.C.D.9.已知,则,,的大小关系是A.B.C.D.10.设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当时,,若对任意的,不等式,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B.C.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在题中横线上。)11.一个学校共有N名学生,要采用等比例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全体学生中抽取样本容量为的样本,已知高三年级有名学生,那么从高三年纪抽取的学生人数是___________。12.设复数满足则___________________。13.已知函数是R上的减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14.已知是方程的两个根,且则=______15.如图,已知与相交于A,B两点,直线PQ切,于P,与交于N、Q两点,直线AB交PQ于M,若MN=2,PQ=12,则PM=________________。16.某班3名同学去参加5项活动,每人只参加1项,同一项活动最多2人参加,则3人参加活动的方案共有___________种,(用数字用作答)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最大值为3。(I)求和常数的值;(Ⅱ)求函数的单调增区间及使成立的的取值集合。18.(本小题满分12分)一个袋中装有大小相同的白球和黑球共10个,已知从袋中任意摸出2个球,至少得到1个白球的概率是。(I)求原来袋中白球的个数;(Ⅱ)从原来袋中任意摸出3个球,记得到黑球的个数为,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三棱锥P—ABC中,底面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又PA=PB=,(I)证明平面平面ABC;(Ⅱ)求直线PB与平面PAC所成角的正弦值。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的顶点在坐标原点O,准线方程是,过点的直线与抛物线C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I)求抛物线C的方程及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Ⅱ)求(用表示)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定义在正实数集上的函数其中,设两曲线与有公共点,且在公共点处的切线相同。(I)若,求两曲线与在公共点处的切线方程;(Ⅱ)用表示,并求的最大值。22.(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数列的通项为函数在[0,1]上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的和,又数列满足:,其中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的前项和(I)求的表达式;(Ⅱ)若,试问数列中是否存在整数,使得对任意的正整数都有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河西区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二)数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DBACCDAAB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12.;13.;14.;15.416.120三、解答题:(共76分,以下各题为累计得分,其他解法请相应给分)17.解:(I)由,得。又当时,得(Ⅱ)当即时函数递增。故的单调增区间为,又由,得,由解得故使成立的的集合是18.解:(I)设袋中有白球个,由题意得,即解得或(舍),故有白球6个(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