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聊城市高唐县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水平评价语文试卷说明:本试题满分120分(含3分卷面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字词。(3分)什么是快乐?邓稼先认为为祖国的国防事业鞠躬尽cuì(),死而后yǐ()是快乐;闻一多认为为寻求救济民族文化药方而qiè()而不舍、lì()尽心血是快乐;福楼拜认为周末与bó()学多识的朋友相聚时大家一拍jí()合、忘乎所以是快乐。2.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放暑假了,李明参加了旅行社组织的“海南三日游”活动,他那被晒黑的饱经风霜的脸,让人联想起亚热带的阳光。B.眼前这绚丽缤纷的美好春景,真使人扑朔迷离,应接不暇。C.张鹏和晓雪在争论一个问题,因为想法不一致而争得人声鼎沸。D.魏国派庞涓攻打赵国,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齐国乘机偷袭了魏国都城大梁。3.我国古代的人们很早就与马建立起了亲密的关系,语言宝库中的许多成语都带“马”,请根据提示写出含“马”的成语。(2分)终日奔忙谓之“___________”不迷失方向称“___________”不相关联叫做“___________”祝事业有成称“___________”4.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准确无误的一组是()(2分)A.愿为市鞍马(买)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B.天柱折,地维绝(断)会宾客大宴(适逢,正赶上)C.意少舒(稍微)一狼洞其中(窟窿)D.中间力拉崩到之声(间隔)见往事耳(了解)5.文学文化常识填空。(4分)(1)《孙权劝学》选自由__________主持编纂的编年体史书《__________》。(2)“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的合称。“五经”指《易》、《__________》、《书》、《礼》、《__________》等五部书。(3)中国史书上,把伏羲、_________、神农称为“三皇”,把太皞嗥、炎帝、_________、少皞、颛顼称为“五帝”,其实“三皇五帝”都是象征性的人物。(4)京剧中的白脸多含贬义,代表凶诈,其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咱们山东的地方戏最著名的是__________。6.下面是一份对360名初中生“追星对象”的调查统计扇形图,请根据这个追星对象的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1)从图中数据可以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看了这一统计结果,我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1)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2)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与之意思相近,同样强调战争悲壮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____________________!/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____________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4)韦应物《滁州西涧》中,诗中有画,景中寓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翼《论诗》)二、文言文阅读(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乙】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太夫人③以荻④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⑤士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注释:①欧阳公:欧阳修,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②孤:小时候死了父亲。③太夫人:祖母。④荻: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⑤闾里:乡里。⑥士人家:读书人家。8.解释下面加点...